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Munro)。
  (二)土壤条件。
  红壤土和黄红壤土,土层深厚大于19cm,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大于2.77%,呈酸性反应,pH值5至6.5。
  (三)栽培技术。
  1. 育苗方法:采用无性繁殖育苗。
  2. 种植时间:每年2至4月,杆基芽萌动前的阴天或雨天后。
  3. 种植规格:每667m2(亩)植株不超过80株。
  4. 栽培管理:
  (1)施肥:施有机肥为主,每株施0.2公斤至0.4公斤。
  (2)培土:在竹笋未出土前注意培土。
  (3)留竹:第一年留2支壮笋(早期笋)养竹,其他弱笋割去,使之形成2个支系;第二年2个支系各再留2支壮笋,除去其它弱笋,按此法至第四年后把第一衰老母竹伐去。
  (4)防治竹蚜虫病:
  ①保护瓢虫、草蛉、食蚜蝇、蚜蜂等蚜虫天敌,以虫治虫。
  ②化学防治:一是用5%蚜虱净等喷雾,二是每667平方米用敌马烟剂1至2千克放烟,三是用40%乐果原液直接涂到新竹杆。
  (5)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笋。
  采笋时应用专用笋刀,当竹笋长到60至100厘米长,即笋头露出2至3个青节时,及时采割。
  (五)加工工艺。
  1. 新鲜笋的加工:去除外壳、杂屑,然后清洗干净。
  2. 保鲜笋的加工:以新鲜西牛麻竹笋为原材料,经清洗切片(丝)、杀青、去除杂质、加柠檬酸使pH值控制在4.2至4.3、称重、真空包装,然后杀菌、干燥、装箱。
  (六)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
  (1)新鲜笋:
| 项 目 | 指  标 | 
| 外观 | 表皮呈淡黄色,长筒形,身长60至100厘米(笋头露出2至3个青节)。 | 
| 笋头 | 笋尾 | 
| 粗大、肉厚,有2至3个青节,节间表皮嫩绿色,笋肉洁白。 | 细嫩、笋肉洁白 | 
| 品质 | 爽口、笋味甘甜、香浓、渣少、粗纤维含量高。 | 鲜嫩、笋味甘甜、香浓、渣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