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基地准出制度。根据检测结果、生产档案记录,对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作出科学判断,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不采收、不出售,销售的产品要有准出证明,严把基地准出关。
5.质量追溯制度。依托专业合作组织,推行统一包装、标识、产地和产品编码,建立质量追溯制度。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级园艺产品生产主管部门为项目实施单位,要整合生产管理、技术推广、质量检测、执法等相关力量,加大项目实施力度,负责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完成项目各项任务,及时完成项目总结报告。省农业厅相关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本省项目监督管理和指导。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作为项目技术依托单位,负责制定项目技术方案,检查指导各地开展项目工作,总结项目实施情况。
(二)培育专业合作组织。选择1-2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试点,把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推行“六统一管理”(统一品种、统一购药、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 解决一家一户标准化生产和质量监管难的问题。
(三)加强项目资金管理。按照项目指南要求,项目资金主要用于购置农残速测仪、农药残留检测、无公害生产技术与监测技术培训。各项目单位要设立专账,专款专用,严格按照2010年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项目申报书中申请的各商品和服务支出科目数量使用,严禁挤占、挪用项目资金。
附件2:
2010年园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创建试点技术方案
一、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
蔬菜重点推广应用集约化育苗、露地与设施无公害生产关键技术。
(一)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
选择结构性能优良的设施,推行集约化育苗,重点推广应用优质高产复合高抗病害品种、手持式穴盘播种机、适宜穴数穴盘、环保型基质(草炭含量不大于50%)等关键技术,培育无病虫壮苗。
(二)露地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
重点推广应用深沟高畦、滴灌、地膜覆盖、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等农业、物理防治技术,高效低毒的苦参碱、除虫菊素等植物源农药和昆虫病毒制剂等生物防治技术,以及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技术。
(三)设施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