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汶川、玉树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
(发改办西部[2010]1953号)
四川、甘肃、陕西、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汶川、玉树地震灾区山体松动、岩体破碎、遭遇强降雨极易引发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8月7日,甘肃甘南州舟曲县突发特大泥石流灾害,给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损失。为切实加强汶川、玉树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保障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当前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受地震灾害的影响,汶川、玉树等地震灾区山体松动、岩石破碎现象严重,形成大量地质灾害隐患。当前正值主汛期,加之今年极端天气频发,若遇瞬时暴雨和强降雨,极易导致山体崩塌、滑坡,形成泥石流灾害。同时,地震灾区因地震形成的雍塞体、堰塞湖等其他安全隐患尚未彻底排除。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隐患分布广、数量多、危害大、险情重、治理难度高,不仅严重威胁着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还严重影响着灾后恢复重建的顺利实施和灾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地震灾区各级人民政府要认真吸取甘肃舟曲县特大泥石流灾害的深刻教训,充分认识地质灾害的隐蔽性、复杂性、长期性和突发性,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真正把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进一步部署和落实好地质灾害防范应对的各项工作。
二、进一步加强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监测预警工作
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切实强化防范地质灾害的各项措施。重点针对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城镇、乡村等人员聚集区,公路、铁路等交通要道沿线地区和重大项目施工区,迅速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工作,确保不留死角。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重点抓住泥石流、崩塌和滑坡等成灾快、防范难度大的灾种,加大汛期巡查监测频率,对各重大隐患点实行24小时监测,对所有威胁群众和重要设施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采取更有针对性的监测手段和方法,一旦发生险情及时发出预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负起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责任,加强县乡两级责任制的落实,把责任层层落实到基层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