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储水式电热水器:共抽查了30种产品,重点检验了16项安全指标、3项性能指标和1项宽电压设计指标。抽查发现有6种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其中,1种产品结构项目不合格,1种产品热水输出率不达标且缺乏在接地系统异常时可以起到应急防护措施的元件,1种产品容积偏差超出标准允许的范围,3种产品24小时固有能耗系数指标未达到标准要求。
8.家用太阳热水系统:共抽查了60种产品,重点检验了热性能、耐压、外观、贮热水箱等质量指标,有52种合格。抽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是,部分产品实际容水量与标称容水量偏差过大,部分产品单天日有用得热量低于标准要求的限定值,部分产品轮廓采光面积偏差不合格。
9.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共抽查了49种产品,重点检验了涉及安全、节能、环保方面的13项指标。抽查发现有7种产品不合格,其中,4种产品热水产率项目不合格,3种产品热水产率项目和热效率项目均不合格。
10.电冰箱:共抽查了90家企业的92种产品,包括73种冰箱和19种冰柜。本次重点抽查了11项涉及产品安全和使用性能的指标,经检验,被抽查产品的电气安全项目指标全部合格。抽查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是,部分产品总有效容积未达到标准要求,部分产品能源效率等级实测值与标称值不一致,部分产品耗电量超标。
(三)建筑和装饰装修材料。
1.聚氯乙烯绝缘电线电缆:共抽查了150种产品。抽查结果表明,大、中型生产企业产品质量较好,产品质量水平较为稳定,而部分小型生产企业的产品存在一些质量问题,主要是结构尺寸不合格,绝缘老化前后机械性能不达标,绝缘失重量超标等。
2.无规共聚聚丙烯管(PP-R):共抽查了126种产品。从连续4年抽查结果来看,该类产品质量抽查合格水平有所提高,本次产品抽样合格率比2007、2008年提高约10个百分点。本次对江苏等集中产区进行了重点抽查,江苏省的18家企业中有9家产品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有4家企业连续2次抽查不合格。本次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是,部分产品熔融温度项目不合格,表明使用了非PP-R管道专用料:少数产品外径偏大或壁厚偏小,产品规格尺寸达不到标准要求;少数产品静液压试验项目不合格。
3.中空玻璃用聚硫密封胶:共抽查了23种产品,其中,抽查了4种20HM级产品,全部合格;抽查了19种12.5E级产品,有13种合格,不合格产品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是,表干时间过长,弹性恢复率不足,下垂度不达标。
(四)农业生产资料。
1.脱粒机:共抽查了80家企业的80种产品,抽查企业约占全国同类生产企业总数的五分之一,抽查产品类型包括玉米脱粒机、水稻脱粒机和小麦脱粒机。抽查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是,部分产品安全喂入装置、外露回转件防护装置不符合标准要求,部分产品存在焊接缺陷或未在重要部位使用高强度螺栓。
2.联合收割机:共抽查了46家企业的46种产品,主要包括玉米收获机和小麦水稻联合收割机2种类型,抽查企业约占全国同类生产企业总数的50%。经检验,有1台玉米收获机和2台小麦水稻联合收割机抽查不合格,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危险运动件的防护、噪声等项目没有达到标准要求。
(五)工业生产资料。
1.电热食品加工机械:共抽查了90种产品,包括了商用开水器、商用电热铛、商用电烤炉等产品种类。经检验,标志和说明、工作温度下的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稳定性和机械危险、机械强度、螺钉和连接、结构等6个项目全部符合标准要求。抽查发现少数产品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不合格,少数产品接地措施不达标。
2.安全网:共抽查了78家企业的80种产品,主要包括密目式安全立网、安全平网2种类型。本次抽查依据2009年12月1日起实施的GB5725-2009《安全网》标准,该标准代替了原来的GB5725-1997《安全网》和GB16909-1997《密目式安全立网》标准,提高了部分检验项目的技术要求。本次抽查的75种产品质量合格,有4种密目式安全立网的耐冲击性能、阻燃性能、断裂强力X断裂伸长项目不合格,1种安全平网的边绳断裂强力和网绳断裂强力项目不合格。
3.防爆电气:共抽查了66种产品,包括了防爆电机和防爆灯具2个品种,产品抽样合格率同比 2008年提高了21.2个百分点。本次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是,部分产品隔爆接合面参数不符合标准要求,部分产品冲击试验、外壳耐压试验不合格。
4.钢丝绳:共抽查了79家企业的79种产品,重点检验了产品的力学性能、化学性能、外形尺寸和表面质量,抽查的29家大、中型企业的产品质量全部合格。本次重点抽查了我国钢丝绳生产基地之一江苏省南通市的45家企业,抽查发现,有10家企业的产品不合格,占抽查不合格企业总数的90.9%,反映出该地区钢丝绳产品质量问题突出。
5.不间断电源:共抽查了29种产品,重点检查了产品的安全项目、性能项目、环境适应性项目和电磁兼容性项目。经检验,被抽查产品的环境适应性项目全部合格,有12家广东省生产企业的12种产品不合格,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是,部分产品传导骚扰和辐射骚扰不合格,部分产品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未达到标准要求,部分产品输出频率和输出电压不达标。
6.单相电能表:共抽查了50家企业的50种产品,被抽查产品的基本误差、常数、潜动、启动等涉及计量性能的项目全部合格。其中,抽查的1种感应式电能表检验结果合格:抽查的49种电子式电能表中,有48种合格,仅有1种产品高频电磁场抗扰度项目不合格。
7.可见分光光度计:共抽查了18家企业的18种产品,重点抽查了上海的15家国内主要生产企业。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是,2种产品波长准确度项目不合格,1种产品运输贮存试验项目不达标。
8.称重传感器:共抽查了16家企业的16种产品,抽查企业约占全国同类生产企业总数的四分之一。经检验,有4种产品称重传感器误差、重复性误差等项目不合格。
三、跟踪抽查分析
(一)产品跟踪抽查情况。在本季度抽查的产品中,近5年已连续跟踪抽查2次以上的产品共有26类,占本次抽查产品类别总数的89.7%,跟踪抽查3次以上的产品有19类,占本次抽查产品类别总数的 65.5%。连续跟踪抽查结果表明:绿茶、家用卫生杀虫用品、电冰箱等产品抽样合格率基本保持稳定:碳酸饮料、瓶(桶)装饮用水、电热食品加工机械、单相电能表等11类产品抽样合格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膨化食品、家用电动洗衣机、储水式电热水器等6类产品抽样合格率有所降低。
(二)生产企业跟踪抽查情况。本季度共对1128家生产企业进行了跟踪抽查,其中包括对174家以往抽查不合格的企业。有1038家企业连续跟踪抽查产品质量全部合格,占跟踪抽查企业的92%。前次抽查不合格的企业中,有83.3%的企业产品本次抽查质量合格。例如,家用卫生杀虫用品,跟踪上次抽查产品质量不合格的9家企业,本次抽查产品所检项目全部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钢丝绳,2008年抽查产品质量不合格的6家企业,在本次跟踪抽查中被检产品全部合格。跟踪抽查结果反映出,各地质监等部门严格依法进行抽查后处理工作,加强监督查处力度,督促生产企业查找造成产品质量问题原因,落实技术改进和完善质量控制等整改措施,对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