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报考;
  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5.身体状况符合各招生单位的体检要求。
  6.应届本科毕业生中的推荐免试生可申请进入本计划。
  7.汉族考生限定为本计划生源范围内的在职人员和民族自治地方的非在职人员。
  报考方式与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报考方式相同,具体的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时间以教育部公布的为准。
  (二)初试
  1.报考该计划考生必须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具体时间以教育部公布为准)。
  2.全国统考科目由教育部统一组织命题,其他考试科目由招生单位自行组织命题。考试方式均为笔试。
  (三)复试
  1.教育部采取“适当降分、单独划线”的特殊措施确定复试基本分数线。
  2.复试工作由各招生单位负责组织实施。
  3.复试时间由各招生单位在教育部复试基本分数线划定后自行确定,一般不得晚于5月上旬。
  4.在合格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招生单位可根据情况从其他招生单位调剂部分报考本计划的合格考生参加复试。
  五、博士研究生招生报名与考试
  (一) 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政审合格,立志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保证毕业后按定向协议到定向单位或地区就业。
  3.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至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4.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5.身体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报名安排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决定。
  (二)考试
  1.初试的科目为外国语、政治理论(已获得硕士学位者和应届硕士毕业生可以申请免试)和不少于两门的业务课。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和地点由招生单位按教育部的有关规定自主确定。
  2.复试名单、复试的方式方法、程序及要求由各招生单位自定,并于复试前公布。
  3.对同等学力考生应加强考核,须对其加试(笔试)两门报考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
  六、录取
  1.录取工作必须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并充分考虑各生源省区的人才需求。
  2.各招生单位依据教育部当年下达的招生计划,硕士研究生复试要严格执行教育部统一划定的复试分数线,在生源不足的情况下,不得再单设其他复试条件,要充分考虑考生的初试和复试成绩,并结合其平时的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本科(或硕士)阶段学习成绩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拟录取名单。要进一步加大对西藏、新疆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
  3.在考生综合素质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招生单位按各少数民族在当地民族总人口中的比例进行录取。原则上,各招生单位所录取的非在职考生所占比例不超过50%,汉族考生所占比例不超过10%,博士考生中西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考生所占比例不低于80%。
  4.不录取未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调剂考生。
  5.招生单位因生源状况和学科建设等原因确需进行规模调整的,要向教育部提出申请,由教育部审批下达执行。
  6.所有被录取考生的录取类别均为定向,必须在招生单位拟录取后,由招生单位牵头并先行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书,再与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所在单位签订协议书。在职考生与所在单位和定向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书,非在职考生(含应届毕业生)与生源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书。毕业后回定向地区或单位就业。
  7.各省级招办应按国家规定对招生单位的录取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录取名单必须经全国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联合办公会议审查通过后,才可发放录取通知书给考生本人。
  七、其他
  1.所有被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均须接受为期一年的基础强化培训。重点补修外语、大学语文等基础知识,兼顾其他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和宗教理论的学习和教育。经考核合格后,进入招生单位开始硕士课程的学习。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