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为,从全国来说,这次调整物价要贯彻降价金额大于提价金额的原则。为此,在纺织品内部,要做到提价金额和降价金额基本平衡。在调整纺织品价格的同时,准备全国统一降低手表、闹钟、彩色电视机、布胶鞋、照相胶卷、电风扇的零售价格,预计降价金额约三亿元。属于地方管理的洗衣机、电冰箱、新牌自行车等的价格,有降价条件的,也应适当降价,具体品种、幅度,请地方酌定。这样从全国来说,工业消费品提价总额约为二十四亿元,降价总额约为二十七亿元。降价总额将大于提价总额三亿多元。
为了顺利地做好调整纺织品价格这件大事,并且保持市场物价的基本稳定,明年上半年要继续按照国务院[1982]3号文件的规定,将提高零售物价的权限集中在国务院。除了国家规定可以提价的商品以外,其他商品严禁乘机“搭车”、乱涨价或变相涨价,以保持市场物价的基本稳定。如果违反这个规定,不论是哪个部门、哪一级干部,都要给予严厉处分。各地要加强物价检查,严肃物价纪律。
三、调价对群众生活的影响
棉织品提价和化纤织品降价,从全国算帐,平均每人每年增加的支出和减少的支出,都是二元四角左右,基本上可以相抵。但是不同地区、不同收入水平的群众,负担很不平衡。消费棉布多的,调价将增加负担;消费涤棉布多的,则从调价中得到好处。
考虑到调价以后销售情况的变化,农村买涤棉布的人增多,负担不平衡的情况会有所改善。如果两、三年内,西部和边疆省区平均每人多购一米涤棉布,全国大部分省区就能作到降价金额大于提价金额。从长远发展趋势看,随着衣料结构中化纤织物比重的增大,降价多于提价的趋势会愈来愈明显,不论城市和农村,都将从调价中得到好处。但当前确实有少数突出贫困地区的群众,会因棉布提价增加开支。为了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对他们的关怀,有必要给予适当照顾,办法是:
1.今后几年内,多调些削价的涤棉布到这些地区销售。
2.财政部每年拔款一亿元,对突出贫困的二百来个县的农业人口,给予棉布提价补贴。待这些地方经济发展以后,逐步取消。具体补贴办法,由地方安排。各有关地区要保证这部分照顾金,用作贫苦农民购买衣着用品的补贴,不得挪作他用。
纺织品调价,城市一般是降价金额大于提价金额;农村购买涤棉布的数量少,大部分地区提价金额大于降价金额。但由于近几年农业生产发展快,农产品提价较多,棉花价格也提得不少,这次调价对突出贫困地区又给了照顾,因此,只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广大群众是不难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