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适用于IPTV媒体交付系统。
|
|
| 2011-01-01
|
259
| YD/T 2134.1-2010
| 互联网服务统计指标 第1部分:流量基本指标
| 本部分规定了互联网站点流量基本指标,包括独立IP地址数、独立访客数、页面浏览量、访问次数和访问时长。
|
|
| 2011-01-01
|
260
| YD/T 2135-2010
| 域名系统运行总体技术要求
| 本标准在定义了域名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架构的基础上,规定了域名服务运行总体技术要求。
|
| IETF RFC1035,NEQ
| 2011-01-01
|
261
| YD/T 2136-2010
| 域名系统授权体系技术要求
| 本标准规定了域名服务的基本概念、全球域名系统架构,规定了域名系统授权体系的技术要求。
|
|
| 2011-01-01
|
262
| YD/T 2137-2010
| 域名系统递归服务器运行技术要求
| 本标准规定了构建递归域名服务的基本技术要求以及递归域名服务器运行管理的要求。
|
|
| 2011-01-01
|
263
| YD/T 2138-2010
| 域名系统权威服务器运行技术要求
| 本标准描述了构建权威域名服务的基本技术要求以及权威域名服务运行管理要求。
|
|
| 2011-01-01
|
264
| YD/T 2139-2010
| IPv6网络域名服务器技术要求
| 本标准规定了IPv6网络环境下DNS权威服务器和DNS递归服务器的运行技术要求。
|
| IETF RFC 1886,NEQ
| 2011-01-01
|
265
| YD/T 2140-2010
| 域名服务系统安全框架技术要求
| 本标准针对域名服务系统在协议实施方面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制定此域名服务安全框架技术要求,具体包含DNS权威服务器事务签名(TSIG)的实施规范、DNS权威服务器和DNS递归服务器的DNSSEC实施规范以及DLV的实施规范。
|
| IETF RFC 4033、IETF RFC 4034、IETF RFC 4035、IETF RFC 4431、IETF RFC 5074,NEQ
| 2011-01-01
|
266
| YD/T 2141-2010
| 基于无线应用协议(WAP)的无线域名系统技术要求
| 本标准定义了无线DNS的总体框架、服务和终端的DNS客户端功能,并和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规范保持一致。
|
| OMA-WAP-DNS-V1_0, IDT
| 2011-01-01
|
267
| YD/T 2142-2010
| 基于国际多语种域名体系的中文域名总体技术要求
| 本标准规定了在互联网体系上使用中文域名的总体技术要求,规定了使用中文域名的解析体系要求,并对中文域名的注册管理提出相应的规范。
|
| IETF RFC 3490,NEQ
| 2011-01-01
|
268
| YD/T 2143-2010
| 基于国际多语种域名体系的中文域名的编码处理技术要求
| 本标准规定了在互联网体系上使用中文域名的编码规范,规定了使用中文域名字段的预处理要求,规定了使用punycode进行编码。
|
| IETF RFC 3492,NEQ
| 2011-01-01
|
269
| YD/T 2144-2010
| 基于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的互联网中文电子邮件地址技术要求
| 本标准规定了从服务器端在互联网体系上使用SMTP扩展支持中文电子邮件地址的技术要求。
|
| IETF RFC 5336,NEQ
| 2011-01-01
|
270
| YD/T 2145-2010
| 基于Web Service技术的网络管理接口定义指南
| 本标准规定了基于Web Service技术的网络管理接口的通用技术要求。
|
|
| 2011-01-01
|
271
| YD/T 2146-2010
| 基于承载网感知的P2P流量优化技术总体技术要求
| 本标准规定了基于承载网感知的P2P流量优化的技术框架,包括基本需求、功能结构、基本接口、工作流程,以及安全性要求。
|
|
| 2011-01-01
|
272
| YD/T 1205-2010
| 城域光传送网波分复用(WDM)环网技术要求
| 本标准规定了城域光传送网波分复用(WDM)环网的技术要求,包括WDM环网的参考结构、系统类型、中心波长、光分插复用器(OADM)基本功能、主光通道光接口参数、波长转换器(OTU)接口参数、网络保护功能、网络管理要求和网络性能等。
| YD/T 1205-2002
| ITU-T G.694.1、G.709、G.784、G.825、G.8251,NEQ
| 2011-01-01
|
273
| YD/T 2147-2010
| Nx40Gbit/s 光波分复用(WDM)系统测试方法
| 本标准规定了开放式N×40Gbit/s光波分复用(WDM)系统的测试方法,主要包括:系统配置和参考点定义、主光通道测试、光波长转换器测试、光波分复用器/解复用器测试、光放大器测试、色散补偿器测试、FEC测试、动态功率控制和增益均衡测试、OADM测试、监控通路测试、传输功能和性能测试、网管系统功能验证、APR功能验证等内容。
|
| ITU-T G.783、G.825、G.8251、G.959.1,NEQ
| 2011-01-01
|
274
| YD/T 2148-2010
| 光传送网(OTN)测试方法
| 本标准规定了光传送网(OTN)的测试方法,主要包括:系统参考点定义、开销及维护信号测试、光接口测试、抖动测试、网络性能测试、OTN设备功能测试、保护倒换测试、网管功能验证和控制平面测试等。
|
| ITU-T G.783、G.825、G.8251,NEQ
| 2011-01-01
|
275
| YD/T 2149.1-2010
| 光传送网(OTN)网络管理技术要求 第1部分:基本原则
| 本部分规定了光传送网(OTN)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的基本原则,包括OTN网络管理需求、体系结构,以及管理接口位置及使用的通信协议栈。
|
|
| 2011-01-01
|
276
| YD/T 1948.3-2010
| 传送网承载以太网(EoT)技术要求 第3部分:以太网业务框架
| 本部分规定了以太网业务框架来描述一系列以太网业务的属性,包括以太网业务类型、以太网虚连接类型和属性、以太网用户网络接口(UNI)、以太网网络-网络接口(NNI)和以太网业务性能等。
|
| ITU-T G.8011、MEF10.1,NEQ
| 2011-01-01
|
277
| YD/T 1948.4-2010
| 传送网承载以太网(EOT)技术要求 第4部分:以太网运营、管理和维护(OAM)
| 本部分规定了传送网承载以太网的运营、管理和维护(OAM)功能结构,以太网用户业务层和网络业务层的OAM机制,以及以太网传输链路层的OAM机制。
|
| ITU-T Y.1731,NEQ
| 2011-01-01
|
278
| YD/T 1688.2-2010
| xPON光收发合一模块技术条件 第2部分:用于EPON光线路终端/光网络单元(OLT/ONU)的光收发合一模块
| 本部分规定了用于EPON光线路终端/光网络单元(OLT/ONU)光收发合一模块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测试方法、可靠性试验、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等。
|
|
| 2011-01-01
|
279
| YD/T 2150-2010
| 光缆分纤箱
| 本标准规定了光缆分纤箱的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
| 2011-01-01
|
280
| YD/T 894.1-2010
| 光衰减器技术条件 第1部分:光纤固定衰减器
| 本部分规定了光纤固定衰减器的相关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可靠性试验要求、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 YD/T 894-1997
|
| 2011-01-01
|
281
| YD/T 894.2-2010
| 光衰减器技术条件 第2部分:光可变衰减器
| 本部分规定了光可变衰减器的相关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可靠性试验要求、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
|
| 2011-01-01
|
282
| YD/T 2151.1-2010
| 光纤光栅色散补偿模块 第1部分:非可调色散补偿模块
| 本部分规定了基于光纤光栅技术的非可调的色散补偿模块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可靠性试验条件和要求、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贮存等要求。
|
| ITU-T G.694.1:2002,NEQ
| 2011-01-01
|
283
| YD/T 2152-2010
| 光纤活动连接器可靠性要求及试验方法
| 本标准规定了光纤活动连接器可靠性要求的相关术语和定义、分类、试验项目、产品的寿命试验项目要求、结构及材料的可靠性试验项目要求等,并规定了各项可靠性要求的试验条件、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
|
|
| 2011-01-01
|
284
| YD/T 2153-2010
| 光性能监测功能模块(OPM)技术条件
| 本标准规定了光性能监测功能模块的相关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测试方法、可靠性试验、检验、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等要求。
|
| ITU-T G.697:2004,NEQ
| 2011-01-01
|
285
| YD/T 2154-2010
| 可调谐光滤波器
| 本标准规定了可调谐光滤波器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可靠性试验、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
| 2011-01-01
|
286
| YD/T 2155-2010
| 通信用单芯光纤机械式接续器
| 本标准规定了通信用单芯光纤机械式接续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
| 2011-01-01
|
287
| YD/T 2156-2010
| 无线通信用射频传输光模块技术条件
| 本标准规定了无线通信用射频传输光模块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可靠性试验、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
| 2011-01-01
|
288
| YD/T 1993.2-2010
| 接入网技术要求 2Gbit/s以太网无源光网络(2G EPON) 第2部分:共存模式
| 本部分规定了共存模式下传输速率为2Gbit/s的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2G EPON)系统的参考模型、速率、光分配网络(ODN)、无源光网络(PON)接口协议栈、物理媒质相关(PMD)子层、兼容性等方面的要求。
|
|
| 2011-01-01
|
289
| YD/T 2157-2010
| 接入网技术要求 吉比特的无源光网络(GPON)系统互通性
| 本标准规定了吉比特的无源光网络(GPON)系统的特理媒质相关(PMD)层互通要求、传输汇聚(TC)层互通要求、操作管理维护(OAM)功能互通要求、光网络终端管理控制接口(OMCI)协议互通要求和业务相关功能互通要求。
|
|
| 2011-01-01
|
290
| YD/T 1949.3-2010
| 接入网技术要求 吉比特的无源光网络(GPON) 第3部分:传输汇聚(TC)层要求
| 本部分规定了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PON)系统的传输汇聚(TC)层协议、核心功能、帧结构、交互消息定义、激活方式、告警、安全和差错控制等要求。
|
| ITU-T G.984.3:2008,MOD
| 2011-01-01
|
291
| YD/T 2158-2010
| 接入网技术要求 多业务接入节点(MSAP)
| 本标准规定了多业务接入节点(MSAP)系统的网络位置和功能模型、功能要求、同步数字体系(SDH)传送以太网帧协议、接口要求、性能要求、定时和同步要求、保护倒换、管理维护要求和其他要求。
|
|
| 2011-01-01
|
292
| YD/T 1588.4-2010
| 光缆线路性能测量方法 第4部分:链路色散
| YD/T 1588的本部分规定了工程中光缆链路色散的测量方法、测量系统、测量程序、计算和结果。
|
| ITU-T G.650.3:2008,NEQ
| 2011-01-01
|
293
| YD/T 2159-2010
| 接入网用光电混合缆
| 本标准规定了光电混合缆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
|
| ITU-T L.60:2004,NEQ
| 2011-01-01
|
294
| YD/T 2160.1-2010
| 绝缘外径在1mm以下的同轴电缆及组件 第1部分:电缆
| 本部分规定了绝缘外径在1mm以下的同轴电缆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等要求。
|
|
| 2011-01-01
|
295
| YD/T 2160.2-2010
| 绝缘外径在1mm以下的同轴电缆及组件 第2部分:组件
| 本部分规定了绝缘外径在1mm以下的同轴电缆组件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等要求。
|
|
| 2011-01-01
|
296
| YD/T 2161-2010
| 通信电缆 无线通信用50Ω泡沫聚乙烯绝缘、铜包铝管内导体、皱纹铝管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
| 本标准规定了无线通信用50Ω泡沫聚乙烯绝缘、铜包铝管内导体、皱纹铝管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产品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
|
| 2011-01-01
|
297
| YD/T 2162-2010
| 铜包铝芯聚烯烃绝缘铝塑综合护套市内通信电缆
| 本标准规定了铜包铝芯聚烯烃绝缘铝塑综合护套市内通信电缆的分类与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以及包装。
|
|
| 2011-01-01
|
298
| YD/T 2163-2010
| 移动通信用50Ω集束同轴电缆
| 本标准规定了移动通信用50Ω集束同轴电缆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
|
| 2011-01-01
|
299
| YD/T 769-2010
| 中心管式通信用室外光缆
| 本标准规定了中心管式通信用室外光缆的产品分类与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 YD/T 769-2003
|
| 2011-01-01
|
300
| YD/T 2164.1-2010
|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技术要求 第1部分:钢塔架
| 本部分规定了电信基础设施中钢塔架共建共享的技术要求,包括结构安全、雷击防护、电磁兼容、电磁辐射及电磁互干扰等技术要求。
|
|
| 2011-01-01
|
301
| YD/T 2164.2-2010
|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技术要求 第2部分:基站设施
| 本部分规定了电信基础设施中基站设施共建共享的技术要求,包括机房、天面、安全防护、电磁兼容及基站电源等技术要求。
|
|
| 2011-01-01
|
302
| YD/T 1051-2010
|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
| 本标准规定了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的结构形式、交流供电系统、直流供电系统、防雷接地、主要电源设备技术性能要求和电源系统的监控、环境条件等要求。
| YD/T 1051-2000
|
| 2011-01-01
|
303
| YD/T 1970.2-2010
|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维护技术要求 第2部分:高低压变配电系统
| 本部分规定了通信局(站)高低压变配电系统的使用条件、维护项目、周期、指标要求和检测方法。
|
|
| 2011-01-01
|
304
| YD/T 1970.3-2010
|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维护技术要求 第3部分:直流系统
| 本部分规定了通信局(站)直流系统的使用条件、维护项目、周期、指标要求和检测方法。
|
|
| 2011-01-01
|
305
| YD/T 799-2010
| 通信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
| 本标准规定了通信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型号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 YD/T 799-2002
|
| 2011-01-01
|
306
| YD/T 2165-2010
| 通信用模块化不间断电源
| 本标准规定了通信用模块化不间断电源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
|
| 2011-01-01
|
307
| YD/T 585-2010
| 通信用配电设备
| 本标准规定了通信用配电设备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储运。
| YD/T 585-1999
|
| 2011-01-01
|
308
| YD/T 1173-2010
| 通信电源用阻燃耐火软电缆
| 本标准规定了通信电源用阻燃耐火软电缆(的分类与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 YD/T 1173-2001
|
| 2011-01-01
|
309
| YD/T 2166-2010
| 通信机房精密空调自适应监控系统
| 本标准规定了通信机房精密空调自适应监控系统的定义、结构、技术要求、功能要求及系统硬件等。
|
|
| 2011-01-01
|
310
| YD/T 1290.1-2010
| 点对点短消息网间互通总体技术要求 第1部分:固定网与移动网之间互通
| 本部分规定了固定网和移动网短消息互通中涉及到的网络结构、拨号方式、网间号码的传送、路由和接续、接口与协议、计费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 YD/T 1290.1-2003
|
| 2011-01-01
|
311
| YD/T 1290.2-2010
|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