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
 (中发[1983]24号 一九八三年六月六日发布)


  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宏伟纲领,再一次强调提出, 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 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 把出版工作推到我党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为了适应建设两个文明的需要,党中央和国务院认为,必须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使出版事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
 (一)出版战线的形势和任务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出版战线同全国各条战线一样,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出版部门认真贯彻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冲破长期以来"左"的思想的束缚,有成效地进行拨乱反正的工作,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发挥了广大出版工作者和著译者的积极性,恢复和发展了出版事业,根据全党工作重点转移的需要,陆续出版了一大批国家和人民急需的图书,解决了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书荒。党在引导出版工作者纠正"左"的错误倾向的同时,及时克服了右的影响,保证了出版工作的健康发展。图书的门类和品种越来越丰富,学术著作、科技图书、文艺作品、各类教材工具书、少儿读物、少数民族文字图书和外文图书等都有较大增长,许多图书的质量有显著的提高,全国图书的印数远远超过历史上最高水平、各类期刊也有很大发展整个出版事业呈现出初步繁荣的景象。
  但是,出版工作还存在着不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出书难、买书难的问题十分尖锐锐;图书出版周期太长;大、中、小学教材和课本还不能做到全部课前到书;有些书刊的质量不高,甚至粗制滥造;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下,有的图书、刊物上的文章、作品曾经偏离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的指导,偏离社会主义轨道;单纯追求利润,使精神产品商品化的倾向,有所滋长。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 :(1)出版、印刷、发行事业的物质技术条件十分落后:(2
)现有体制与出版事业的发展很不适应:(3)出版队伍人数不足,青黄不接,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赶不上新形势的需要;(4)从有关部门的领导思想上说,对出版工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贯彻党的出版方针不够有力。
  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总任务和各项奋斗目标,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出版战线担负着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出版事业的发展,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又是物质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和重要条件。思想建设、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都同出版工作密切相关。我们的出版物的质量和数量如何,直接反映着并影响着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教育的发展水平。书刊是思想文化科学的主要传播手段。任何一种先进思想和科学文化知识,一经成书出版发行,就能传之久远,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长的时间内发挥作用。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过去革命战争年代,传播革命真理的书刊,启发和引导了成千上万的人走上革命道路;在新的历史时期,传播共产主义思想,传播科学文化和传播一切有利于人类进步的知识的书刊,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