⒌ 社会主义的出版工作,首先要注意出版物影响精神世界和指导实践活动的社会效果,同时要注意出版物作为商品出售而产生的经济效果。出版部门要坚持质量第一,尽最大努力,把最好的精神文化食粮供给人民。各类图书都要力求做到选题对路,内容充实,都要力求有尽可能高的思想性、科学性或艺术性,反对粗制滥造。出版部门要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在各个环节上克服浪费,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注意经济效果,但决不能单纯追求利润。否则,就不能克服和防止精神产品商品化的现象,就不能保证我们的出版工作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三)加强出版队伍的建设
为了适应开创出版工作新局面的迫切需要, 加强出版队伍特别是编辑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业务建设,培养一支革命化、青年化、知识化、专业化的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重任务。
⒈ 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又是艰苦、细致的创造性劳动。编辑人员的政治思想水平、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出版物的质量。编辑人员对于提供有益的精神养料、防止精神污染,负有重大的社会责任。目前编辑队伍专业骨干缺少,老化现象严重,知识水平跟不上科学文化的新发展。因此,充分调整和培训提高编辑队伍是当务之急。
出版部门及有关单位要制订规划,充实编辑队伍,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编辑队伍特别是青年编辑的培训工作。编辑人员不适应工作需要的,要经过训练再继续工作,不适宜作编辑工作的要进行调整。今后调做编辑工作的,必须具备大学以上的文化、专业水平,至少必须具备相当于大学的文化、专业水平。中央和地方的计划、教育和人事部门在分配研究生和大学毕业生时,对编辑出版部门的需要,应当予以重视和照顾。对社会上确有相当上述水平和能力、适合作编辑的人员,可由出版部门商同劳动人事部门,按照吸收录用干部的有关规定,择优录用。对校对、装帧、版式设计人员,也要采取相应的办法,进行补充和培养。
编辑部门的改革,一项重要的内容是抓责任制。要根据编辑工作的特点,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以利于发挥编辑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提高书稿质量的目的。应当肯定编辑人员的重要作用和贡献,尊重编辑人员的创造性劳动。对优秀编辑应当给予奖励。要教育编辑人员甘当无名英雄,树立职业道德,坚决抵制编辑工作中的不正之风。
⒉ 印刷、发行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刷、发行队伍同编辑队伍一样, 目前也存在着不适应出版事业发展的状况。印刷系统要加强职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