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计委、国务院经贸办关于印发《房间空调器“八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三)发展目标
  1.生产能力
  根据市场分析,“八五”期间我国空调器总需求量约800万台左右,1995年需求量约250万台。
  空调器压缩机生产能力考虑到维修需要,应大于空调器实际生产量15%-20%,“八五”末形成总生产能力320万台(套)。
  2.产品结构
  目前我国空调器产品主要是冷风型窗式,热泵型分体式,为适应市场多层次的需求,应大力开发多能源、变频、遥控和智能型空调器。适当发展一机多挂机组。
  3.技术发展目标
  A、IEC(国际电工委员会)、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组织生产,按IE工程原理,加强管理,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创出一批国际名牌产品。
  B、推广“三化”(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实行专业化生产,建立专业化生产体系。
  C、加强国产化协调、服务工作,加快零部件的国产化。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设计开发能力。
  D、大力发展高效节能空调器,制定出不同类型的节能型空调器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指标有能效比、冷重比和噪音,以推动产品技术进步。对名义制冷量<2500W的空调器其能效比暂定为不低于2.9,冷重比不低于58W/Kg,室内侧噪音小于51分贝,室外侧噪音小于58分贝。
  E、提高热交换器和压缩机的质量水平及性能,其中热交换器换热效率提高10%;压缩机的COP值由2.4-2.6提高到2.8-3.1,努力开发双气缸旋转式压缩机,加快涡旋式压缩机的实用化进程,以推动空调器的节能降耗。
  F、积极开展国际间的技术交流,把国外的新技术与国内的产品开发结合起来,优化整机设计。
  G、加速新工质和混合工质研究,减少对大气层的污染。
  4.项目建设布局原则
  A、空调器压缩机
  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在“八五”期间建设4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压缩机厂,国家重点支持上海、西安空调压缩机厂的建设和改造,并相应地建立压缩机开发中心,对沈阳、广东空调压缩机厂的改造按国家批准的能力由地方投资建设。
  在国产压缩机生产能力形成之前,适当进口散件及成品,以补充市场空缺。
  B、空调器总装厂
  鉴于现有空调器生产能力已超过“八五”末的市场需求,因此,各地不得再上新点,对现有空调器总装厂应在国家政策和行业规划指导下,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逐步形成几家空调器企业集团,上规模,上水平,逐步赶上国外先进水平。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以主导行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