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业,对应于用电统计分类的:农林牧渔水利业一(减去)水利业一(减去)农业中的其他。
(2)能源采选业,对应于用电统计分类的:煤炭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3)其他采选业,对应于用电统计分类的: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采选业,采盐业,其他矿采选业,木材及竹材采运业,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业。
(4)食品制造业,对应于用电统计分类的:食品饮料和烟草制造业。
(5)纺织业,对应于用电统计分类的:纺织业。
(6)。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对应于用电统计分类的: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
(7)能源加工业,对应于用电统计分类的:石油加工业,炼焦、煤气及煤制品业。
(8)化工业,对应于用电统计分类的:化学工业,医药工业,化学纤维工业,橡胶及塑料制品业。
(9)建材业,对应于用电统计分类的:建材及其非金属矿制品业。
(10)冶金业,对应于用电统计分类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1)机械制造业,对应于用电统计分类的:机械工业。
(12)其他工业,对应于用电统计分类的:造纸及纸制品业,金属制品业,交通运输电气电子设备制造业,其他工业。
(13)建筑业,对应于用电统计分类的:建筑业。
(14)交通运输,对应于用电统计分类的: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
(15)普通商业,对应于用电统计分类的:商业饮食物质供销仓储业。
(16)其他事业,对应于用电统计分类的:其他事业,地质普查和勘探业,水利业,农业中的其他。
(17)城市居民生活。
(18)农村居民生活。
在以上行业分类中,第一产业是第(1)行业:第二产业包含第(2)至第(13)各行业;第三产业包含第(14)至第(16)各行业,居民生活包含第(17)项和第(18)项。
3.第2.1条第3款,“各行业增加值”(或称为净产值)可用部门法或增加值法等方法进行计算,通过汇总行业所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价值减去购入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量求得。
4.第2.1条第8款,“物价指数”:反映价格的指数一般有①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反映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经济指数);②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是综合了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民消费价格指数计算取得);③投资品价格指数(反映一定时期内投资品的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指数)等。
5.第2.1条第9款,“按城乡、分收入水统计的城乡居民实际人均收入”是指:按城镇与农村(农业与非农业人口)划分,并按收入等级(最低收入户、低收入户、中偏下收入户、中收入户、中等偏上收入户、高收入户、最高收入户)平均的每人全年总收入。
6.第2.1条第10款,“用电大户”是指其用电量占本地区用电量比重从大到小排列的前几位的工业企业。“高耗能产品”,是指钢、铁、铝、铜、铅、锌、锡、合成氨、烧碱、黄磷、乙烯、电石、水泥、玻璃、纸浆等产品。要求根据地区生产及耗能特点,确定用电大户和高耗能产品种类,详细分析过去5~10年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技术装备、经营状况、国内外及区内外市场特点及变化。
7.第2.2条,了解与分析全国宏观经济环境,以及类似地区(指该地区的自然资源条件、发展水平、结构特点及发展过程对本地区可供参考)的发展状况,综合分析本地区目前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
经济发展阶段:可分为初级产品生产--工业化一一发达经济(后工业化或现代化),具体表示如表1所示。
表1经济发展阶段分类
┏━━━━━━━━━━━━━┳━━━━┳━━━━━━━━━━━━━━━┓
┃ 阶 段 ┃ 时期 ┃ 收入水平(1970年人均美元)┃
┣━━━━━━━━━━━━━╋━━━━╋━━━━━━━━━━━━━━━┫
┃ 第一阶段:初级产品生产 ┃ 1 ┃ 140~280 ┃
┣━━━━━━━━━━━━━╋━━━━╋━━━━━━━━━━━━━━━┫
┃ ┃ 2 ┃280~560 ┃
┃ 第二阶段:工业化 ┃ 3 ┃560~1120 ┃
┃ ┃ 4 ┃1120~2 100 ┃
┣━━━━━━━━━━━━━╋━━━━╋━━━━━━━━━━━━━━━┫
┃ ┃ 5 ┃2 100~3 360 ┃
┃ 第三阶段;发达经济 ┃ ┃ ┃
┃ ┃ 6 ┃3 360~5 040 ┃
┗━━━━━━━━━━━━━┻━━━━┻━━━━━━━━━━━━━━━┛
分析经济所处发展阶段,除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衡量外,也可用①经济实力(国民生产总值);②经济结构(在此指农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工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等产业结构指标);③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重、人均居住面积、耐用消费品支出比重等);④人口素质(平均预期寿命,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等);⑤社会结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第三产业劳动者占社会总劳动者比重等);⑥安全环境(享受社会保障人口占社会劳动者比重)等6个方面综合分析。
8.第2.4条,要详细分析用电比重较大的行业和企业过去5~10年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技术装备,经营状况(价格、利润),产品竞争能力,国内外及区内外市场特点及变化。
9.第2.5条,“连续五年以上”是要求尽可能多地收集积累数据。对1986年以来按电力统计年鉴分行业(类别)统计的所有用电数据要进行全部收集,对一些从现成资料不能获得的数据要进行调查,逐步积累五年以上的数据。
10.第2.5条,“电力统计的行业(类别)分类”是指现行电力工业用电统计将全社会分为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城乡居民生活两大类,其中国民经济各行业具体划分如下:
(1)农林牧渔水利业,再分为: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水利业、其他。
(2)工业,分为采掘业和制造业
采掘业分为:煤炭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采选业,采盐业,其他矿采选业,木材及竹材采运业,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业等9个行业。
制造业分为:饮料和烟草制造业,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业,炼焦煤气及煤制品业,化学工业,医药工业,化学纤维工业,橡胶及塑料制品业,建材及非金属矿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机械工业,交通运输电气设备制造业,其他工业等17个行业。
(3)地质普查和勘探业。
(4)建筑业。
(5)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分为: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
(6)商业饮食物资供销仓储业。
(7)其他事业,分为:房管公共服务和咨询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教育文艺和广播电视业,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其他事业等6个行业。
其中属第一产业的是:(1)农林牧渔水利业一水利业一农林牧渔水利业中的其他。
属第二产业的是:(2)工业+(4)建筑业。
属第三产业的是:(3)地质普查和勘探业+(5)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6)商业饮食物资供销仓储业+(7)其他事业+水利业+农林牧渔水利业中的其他。
11.第2.5条,“用电产值单耗”一定要使用可比价格计算值。
12.第2.5条第1款,“主要用电设备”一定要包括电泵。
13.第2.5条第2款,“各行业(部门)电费占行业(部门)成本的比重”中的“成本”指生产成本。“用电特点”是指生产工艺特点。“各行业(部门)电费占行业(部门)成本的比重”可以通过典型用户调查获得。
14.第2.5条第3款,“有关行业(部门)单位面积、人均公共照明用电量、单位面积或人均空调用电量”,要通过对典型的宾馆、饭店、商场、机场、证券交易所、各类办公楼等建筑物进行调查,获得相关数据。还要求根据地区特点,调查收集地铁、管道运输用电量等数据。
15.第2.5条第4款“电费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是指居民人均年生活费支出中电费所占的比例。“能源消费量”是指居民生活中所消费的各种能源总量(含电、煤炭、气、油、薪柴等),这个数据可从统计局的“能源平衡表”获得。“各种电器年均用电量”、“电费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指标可通过抽样调查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