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电力公司关于印发《国家电力公司电力市场分析预测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

  (3)建立模型并求解
  把通过上述过程得到的若干方程式组成联立方程,通过计算机求解。
  2.投入产出法
  投入产出法是通过编制投入产出表,建立投入产出模型,从数量上反映和分析研究电力生产和消费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一种方法。在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数量联系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用电需求。投入产出表分为静态投入产出表和动态投入产出表。短期预测采用静态投入产出表,中长期预测采用动态投入产出表。
  3.电力弹性系数法
  电力弹性系数指电力工业发展速度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之比。电力弹性系数分为电力生产弹性系数和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前者采用发电量增长速度,后者采用用电量的增长速度。在用电力弹性系数法进行需电量预测时,一般取历史上多年平均值。
  电力弹性系数:(公式略)
  当前,由于我国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变动较大,电力工业经历从电力短缺到电力相对富裕的转折时期,电力弹性系数缺乏规律性,不宜作为主要预测方法,可以作为对预测结果校核的方法之一来使用。
  4.灰色预测法
  灰色预测法是利用灰色系统理论预测电力需求的方法。在控制论中,用颜色的深浅表示信息量的多少,黑色表示信息全无,白色表示信息完全,灰色表示信息不全。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都是灰色系统。
  灰色系统预测分为数列预测、灾变预测、拓扑预测和综合预测。在进行需电量预测时一般采用数列预测方法。具体方法是将用电量原始数据变成生成数据,通过生成数得到规律性较强的生成函数,建立微分方程模型预测未来的需电量。
  灰色预测的特点是模型简单,数据量小,预测精度较度,适用性强,可用于短期预测,也可用于中长期预测。
  5.人工神经网络法
  人工神经网络法是对历史数据采用自适应算法进行网络培训,确定输入变量和需求预测值之间的关系,他不依赖于输入变量和需电量之间的明确的表达式,避免了构成模型过程中的困难。较适合于短期用电需求预测。
  6.马尔可夫预测法
  马尔可夫预测法是利用概率建立一种随机型时序模型进行电力需求预测的方法。这一方法假定每一时期系统所处的各状态只与这一时期的前一个时期系统实际所处的状态有关,而与更早时期的状态无关。一般适用于短期预测。
  7.模糊理论预测
  影响预测结果准确性的因素,除了预测变量的随机性以外,还有各种模糊性(模糊概念、模糊信息、人的经验、偏好和信念)。模糊理论为处理这些模糊性提供了手段。用模糊理论预测电力需求,能较好地处理一些模糊因素对电力需求的影响。用这种方法必须有大量的历史数据,较适于短期预测。
  8.系统动力学法
  系统动力学是以反馈控制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实验仿真为手段的研究系统的方法。用系统动力学方法预测电力需求时,首先确定影响电力需求因素及其因果关系,将这种因果关系转化为流程图,从而用专用的系统动力学语言建立方程,进行实验模拟。系统动力学方法通常是模拟系统的长期变动趋势,适用于长期电力需求预测。
  三、类比法
  类比法:将规划国家或地区与经历过类似发展过程的国家或地区相比较,从而确定电力需求的方法。包括负荷密度法、人均用电法等方法。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或迟或早地都要经过某些阶段的经济发展,一些国家未来发展水平相当于工业比较发达的另一些国家已经历的某一水平。在考虑到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体制、经济结构、资源、生产、消费、生活习惯及用电构成等差异,我们就可以借鉴别国和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对比,从而预测出本国或本地区的需电量。
  类比法一般是取同等的时间段内,通过对参考国家或地区发展演变状况的对比,找出共性的特点,并结合预测国家或地区实际情况,预测规划期的电量需求。人均用电法也属于类比法,通过对人均用电水平的对比,来预测电量需求。
  类比法在电力需求预测时,不宜作为主要方法,可用类比法的预测结果对采用其他方法的预测结果进行校核。

  附录C:
  电力负荷及负荷特性预测方法

  一、最大负荷预测方法
  最大负荷也称最高负荷、尖峰负荷。他是与一定的观察时间或统计记录数据相联系的,某一期间(一日、一周、一月、一年)内用电最多的时间(通常取1小时内平均)所消耗的电力称作最大负荷。
  从观察时间分,有日最大负荷、周最大负荷、月最大负荷和年最大负荷。按统计口径分,有发电、供电、用电和全社会、电网、统调和某一地区内的最大负荷及各行业的最大负荷等。
  年最大负荷是决定系统该年(或水平年)装机规模的重要依据。年最大负荷有以下几种预测方法。
  1.平均增长速度法
  该方法根据历史统计数据,先求得需电量增长与最大负荷增长之间的关系,由未来需电量的增长速度,考虑今后负荷结构的变化,适当调整未来各年的最大负荷的增长速度与需电量增长速度的关系,即可用需电量推算出未来各年度的最大负荷。
  2.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法
  计算公式为:
  电网年最大负荷(万千瓦)=电网年需电量(万千瓦时)/电网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小时)
  公式中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的取值,一种是根据历史资料由专家分析判断确定,另一种是以历史统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找出负荷结构与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的关系,再由预测的负荷结构
  计算出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
  3.负荷率法计算公式为:(公式略)
  4.在获得各行业和各地区最大负荷资料的基础上,利用下式可计算电网的最大负荷。
  电网年最大负荷=同时率×各行业(或各地区)年最大负荷的累加
  二、负荷曲线预测方法
  负荷曲线预测有多种方法,下面仅介绍几种典型的方法。
  1.日负荷曲线预测方法
  日负荷曲线预测方法有以下几种。
  (1)各类典型负荷曲线叠加法
  第一步,将电力系统范围内的用电负荷分类,如分为:三班制工业企业负荷,二班制工业企业负荷,一班制工业企业负荷,交通运输负荷、照明负荷、电厂用电及电网损失等;第二步,按负荷的分类,根据历史资料和进行调查研究的成果,确定基准年各类负荷的日典型负荷曲线;第三步,用各类负荷在预测年(或水平年)的日负荷水平(以千瓦表示),将基准年日典型负荷曲线换算成预测年的日负荷曲线;第四,将所得的各类日负荷曲线叠加,得到预测水平年的电力系统日负荷曲线。
  (2)各行业典型负荷曲线叠加法
  方法、原理同上,先求得按行业分类的典型日负荷曲线,根据各行业的典型日负荷曲线和预测水平年的行业最大负荷转换叠加得到系统的日负荷曲线。
  (3)综合典型负荷曲线扩展法
  利用系统(或地区)现有的典型日负荷曲线,研究他的用电构成。如果预测期内仅仅是用电量和用电负荷增长,而用电结构不变,那么,该系统(或地区)现有的典型日负荷曲线可作为预测水平年的典型日负荷曲线,因此,γ、β和曲线的形状均不变。预测水平年的实际负荷曲线可按该年的预计最大负荷,将日典型负荷曲线转换而成。如果未来系统的用电结构发生变化,譬如某一行业的用电比例有一定的变化,那么,按该行业日典型负荷曲线,将超过(或不足)原比例关系的那一部分负荷单独画出他的负荷曲线,再将该负荷曲线与用电结构不变时的负荷曲线叠加,便得到用电结构变化情况下的日典型负荷曲线。在用电结构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采用综合典型负荷曲线扩展法,比采用分类负荷曲线叠加法要简单些。
  (4)实际负荷曲线扩展法,收集地区实际的日负荷曲线,从中筛选出有代表性的负荷曲线作为典型曲线,然后根据预测的负荷水平予以扩展,得出该规划地区的新的负荷曲线。
  从更有效的反映产业结构变化对负荷特性的影响看,采用分行业叠加法是一种今后进行负荷曲线预测的主要方法。
  2.年负荷曲线的编制方法
  年负荷曲线的编制方法与日负荷曲线的编制方法基本相同。可采用分行业典型年负荷曲线叠加法或综合典型年负荷曲线扩展法。
  三、负荷特性指标计算公式
  常用的负荷特性指标有日负荷率、月负荷率、季负荷率、年负荷率、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负荷同时率等。
  1.日负荷率γ、日最小负荷率β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