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企业以知识产权运营推进国际化发展。建立健全预警应急机制、海外维权和争端解决机制,加大对企业海外拓展中的关键环节的支持力度。引导、鼓励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通过知识产权国际申请、注册、并购和海外维权,建立国际竞争优势,推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在海外推广应用,提高整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提升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层级,拓展市场渠道。
(七)培育知识产权文化
创新宣传模式,搭建权威高效的知识产权传播平台,打造一批有影响的知识产权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普及性知识产权教育,积极推动将知识产权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弘扬创新诚信光荣、假冒侵权可耻的道德观念。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工作,使国际社会客观、公正、全面了解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维护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四、专项工作
(一)专 利
实施专利战略。加强重点产业专利布局,在关键技术领域超前部署,掌握一批核心技术的专利,支撑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深入开展中国专利奖评选工作。完善专利确权程序,缩短专利确权及其纠纷处理周期。修改完善强制许可管理办法。建立专利代理援助、帮扶机制。加大专利审查机构建设力度,优化专利审查方式,完善专利审查标准,提高审查质量。加强专利信息传播利用。
(二)商 标
实施商标战略。加大商标执法力度,维护公平市场环境。创新和完善商标注册管理体制机制,提升商标电子政务和信息化运用水平。提高商标审查效率和质量。分类指导和支持市场主体实施商标战略,提高企业商标注册、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以品牌培育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充分发挥商标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版 权
实施版权战略。完善版权公共服务和社会参与体系,鼓励优秀作品的创作与运用,促进版权相关产业发展。加强版权执法监管,重点打击大规模制售、传播盗版制品的行为,积极推进政府部门及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工作。有效应对互联网等新技术发展对版权保护的挑战,全面提升版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强化版权国际应对体系,切实维护国家利益。
(四)植物新品种
实施农业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实施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战略。提高培育植物新品种的创新能力,扩大植物新品种保护范围,激励育种创新,保障农业、林业持续发展以及粮食与生态安全。建立健全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快制定植物新品种测试指南,加强品种权申请审查测试管理,完善植物新品种测试机构和测试手段,提高审查测试水平。加速授权品种推广应用和转化,促进农民增收。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行政执法,保护育种者合法权益。把握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国际趋势,充分关注公共利益和农民权益,合理调节资源提供者、育种者、生产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五)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积极发挥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制度的作用,促进我国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技术水平提升。完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登记和撤销流程。做好“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与成套工艺”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