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费:患者住院期间使用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所产生的费用,包含于“中成药费”中。 
  (3)中草药费:患者住院期间使用中草药所产生的费用,包括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 
  8.血液和血液制品类: 
  (1)血费:患者住院期间使用临床用血所产生的费用,包括输注全血、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血浆的费用。医疗机构对患者临床用血的收费包括血站供应价格、配血费和储血费。 
  (2)白蛋白类制品费:患者住院期间使用白蛋白的费用。 
  (3)球蛋白类制品费:患者住院期间使用球蛋白的费用。 
  (4)凝血因子类制品费:患者住院期间使用凝血因子的费用。 
  (5)细胞因子类制品费:患者住院期间使用细胞因子的费用。 
  9.耗材类:当地卫生、物价管理部门允许单独收费的耗材。按照医疗服务项目所属类别对一次性医用耗材进行分类。“诊断类”操作项目中使用的耗材均归入“检查用一次性医用材料费”;除“手术治疗”外的其他治疗和康复项目(包括“非手术治疗”、“临床物理治疗”、“康复”、“中医治疗”)中使用的耗材均列入“治疗用一次性医用材料费”;“手术治疗”操作项目中使用的耗材均归入“手术用一次性医用材料费”。 
  (1)检查用一次性医用材料费:患者住院期间检查检验所使用的一次性医用材料费用。 
  (2)治疗用一次性医用材料费:患者住院期间治疗所使用的一次性医用材料费用。 
  (3)手术用一次性医用材料费:患者住院期间进行手术、介入操作时所使用的一次性医用材料费用。 
  10.其他类: 
  其他费:患者住院期间未能归入以上各类的费用总和。 
 
  附件3 
  住院病案首页项目修订说明 
 
  一、“医院”名称修订为“医疗机构”名称,并增加了“组织机构代码”项目。 
  二、“医疗付款方式”修订为“医疗付费方式”。 
  三、增加了“健康卡号”、“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入院体重”。增加了“现住址”及“电话”、“邮编”,方便对患者随访及统计患者来源等信息。 
  四、增加了“入院途径”。 
  五、“病室”修订为“病房”。 
  六、增加了门(急)诊诊断(中医诊断)“疾病编码”。 
  七、增加了门(急)诊诊断(西医诊断)“疾病编码”。 
  八、删除了“入院时情况”、“入院诊断”、“入院后确诊日期”。 
  九、增加了“实施临床路径”。 
  十、增加了“使用医疗机构中药制剂”。 
  十一、增加了“使用中医诊疗设备”。 
  十二、增加了“使用中医诊疗技术”。 
  十三、增加了“辨证施护”。 
  十四、调整“出院诊断”表格,将出院诊断分为“中医出院诊断”和“西医出院诊断”两列填写;充分利用有限的版面,增加“其他诊断”的填写空间;删除了表格中“出院情况”栏目,修订为“入院病情”有关项目;“ICD-10”修订为“疾病编码”。 
  十五、增加了损伤、中毒的“疾病编码”。 
  十六、删除了“医院感染名称”。 
  十七、增加了“病理诊断”的填写空间,增加了“疾病编码”、“病理号”项目。医疗机构可根据医疗实际,适当增加“肿瘤形态学编码”等项目。 
  十八、“药物过敏”增加了“有、无”选项。 
  十九、删除了“HBsAg”、“HCV-Ab”、“HIV-Ab”。 
  二十、将“尸检”修订为“死亡患者尸检”,并提前至第一页。 
  二十一、将“血型”、“Rh”项目调整至第一页,并对填写内容进行修改。 
  二十二、将“主(副主)任医师”修订为“主任(副主任)医师”,删除了“研究生实习医师”签名项。 
  二十三、增加了“责任护士”项目,以适应责任制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需要。 
  二十四、对与手术相关的项目进行了修订,并在顺序上进行了调整,“手术、操作”均修订为“手术及操作”;增加了“手术级别”项目;对“切口愈合等级”进行了调整。 
  二十五、增加了“离院方式”有关项目。 
  二十六、增加了“是否有出院31天内再住院计划”。 
  二十七、增加了“颅脑损伤患者昏迷时间”统计项目。 
  二十八、删除了“手术、治疗、检查、诊断为本院第一例”、“随诊”、“随诊期限”、“示教病例”、“输血反应”、“输血品种”等项目。 
  二十九、对住院费用统计项目进行了调整,统一标准,便于统计分析。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