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充分认识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意义。通过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加快形成符合农业现代化要求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各级农经部门特别要在促进多种形式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组织发展,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上多做工作,注意总结经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发展。
(五)稳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要适应我国加入WTO、农民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要求,把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逐步提上日程。要认真总结实践经验,搞好试点示范,帮助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完善章程和制度,把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真正办成“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经济组织。要研究制定扶持政策,明确市场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专业合作组织的竞争能力和带动能力,促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
(六)切实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内容,农经部门要积极参与,多做工作。要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化服务组织,逐步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有效的组织形式、灵活的服务机制、民主的管理制度,使其更好地为家庭经营服务。会同有关部门重点抓好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建设工作。
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管理和集体财务管理三大管理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各级农经部门的重要任务,各级农经部门必须履行职责,全面抓好。农业产业化、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三项指导工作,是农经工作的新领域,各级农经部门要根据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部署,因地制宜地开展,已经承担的要认真履行职责,还没有承担的要主动参与,搞好配合。
三、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农村经营管理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农经工作历来就是党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加强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是把党的农村政策落到实处并使之制度化、经常化和长期稳定的需要,是解决当前农村矛盾、保持农村稳定的需要,是保护广大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需要。加强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事关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因此,各级农业和农村工作部门要把它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用很大的精力抓好这项工作,主要领导要经常过问,分管领导要具体负责。要深入调查研究,注意把握方向,主动协调矛盾,切实解决问题,真正把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当作大事来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