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教育信息化“十五”发展规划(纲要)

  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方式,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培养各级各类国民经济发展急需人才;完成各级各类教师的信息化培训。
  开发一大批高质量的教育软件和教学课件。建成一批适用于网上学习和远程教育的教学资源库和素材库,建设10~15个教育软件开发基地。培育一批有影响的教育信息化产业集团。
  3. 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
  3.1 重点任务
  1.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主干带宽全面提速到2.5G以上;扩大CERNET覆盖,向中西部和中小城市延伸;推进CERNET网省域网和城域网建设,速率达到2.5G,为各级各类教育进入CERNET网提供高速接入和优质服务。
  2.推进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的建设,扩大规模,充分利用天网(CEBsat)地网(CERNET)相结合地技术优势,建立多种单向、双向信息服务系统,重点为中西部地区、边远地区接收教育卫星节目和进行现代远程教育提供服务和支持。
  3.推进大学校园网建设工作,重点加强西部大学校园网建设。积极开展电子化图书馆、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远程教育系统等校园内信息应用系统的建设,建造良好的网络信息环境。
  4.提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信息化技术装备水平,加快职业教育学校专业课信息化改造。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育,全面实施 “校校通”工程。重点加强中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信息化设施建设。建立教学光盘播放系统或卫星接收教学收视点。建立依托乡镇中心学校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站,推进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城域网、校园网及多媒体网络教室建设。
  5.推动教育政务信息化建设。重点推进教育办公信息网、教育业务资源网、教育公共信息网和教育政务信息资源库建设,全面提高办公信息化水平和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的能力。继续开展网上招生录取,电子注册认证,发布教育信息,指导毕业生就业工作。
  6.扩大信息化人才培养规模,全面提高信息化人才培养质量。基本实现信息技术普及教育,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水平。重点开展教师信息化能力培训,职业与成人信息化知识培训。
  7.加强教育信息化平台环境和资源体系建设。建立分布式的教育资源平台环境,开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师范教育、高等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重点进行公共、基础性资源建设,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
  8.开展下一代互联网络的研究。进行第二代互联网试验网的建设,连接京、沪、汉等地8~10个节点。传输速率达到2.5~10Gbps。开展下一代网络环境的重要应用研究和网格计算等关键技术研究。
  9.落实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争取多种资本进入教育信息化产业建设,培育和壮大一批有影响的信息产业集团。
  10.建立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研究建立适合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创新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估体系。加强指导管理,规范教育信息化事业健康发展。
  3.2 重大基础建设工程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