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教育部关于指导小学生阅读少年儿童读物的指示

  (2)叙述:由学生略述或者详述已经阅读过的读物的内容。事先要告诉叙述的时间,让学生作好准备。复述的方法要多种多样,以锻炼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3)讨论:主要是由学生对已经阅读过的读物,进行讨论。讨论的书籍和要求,必须是多数学生所读过;讨论的题目和要求,必须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这可以锻炼学生口头和书面的发表能力,并且培养他们读书的兴趣和批判能力。
  (4)考查:一般在指导阅读时间内,定期对全班学生都已读过的少年儿童读物,用答问题或者测验的方法,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成绩。
  除了采用以上各种形式之外,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用其它的办法。
  其三,是要利用课外时间,采取各种办法,通过少年先锋队组织和课外学习小组,来开展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经常深入检查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并取得家长的配合,对儿童进行个别指导。
  组织和指导儿童课外阅读的有效方法有下列几种:
  (1)成立全校性的儿童图书馆,按时购置少年儿童读物,教师指导学生编目、分类、管理、借阅,并设置阅览室,让学生临时借阅图书。为了吸引学生阅读,除了设置新书角之外,还可以经常用小黑板、广告画或者在墙报上报告新书。并且可以组织教师,由教师在课内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介绍儿童读物,鼓励学生在课外借阅。
  (2)由各班学生组织各班的图书角。把学校购置或者学生从家里带来,经过教师选择,适合学生程度的书籍,集中陈列。组织学生编写图书目录,调制卡片,指导他们自己管理和借阅。
  (3)组织学生在课外进行各种活动。例如诗歌朗诵、戏剧表演、讲演会、故事晚会、展览阅读笔记、和作家会见等。这些活动应该在教师指导之下,通过学生的组织,尽量让儿童自己主持,自行活动。
  课内和课外阅读,都可以指导四年级以上的学生,作读书笔记。笔记的内容主要是记书名和著者的姓名,答问题,写自己读后的感想或心得,抄自己所喜欢的词句等。笔记要在学生需要和自愿的原则下进行,不得硬性规定每阅读一本书都要作笔记。

  三、多方筹措少年儿童读物的购置费和广辟图书来源。各校少年儿童读物的购置费,除了在原有教育经费内调剂一部分以外,主要的要依靠群众解决。
  (1)依靠家长。由教师大力向学生家长宣传少年儿童读物对儿童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家长每年拿出一些钱,给自己孩子买几本书,或者交学校统一购买少年儿童读物。说明全国现有五千三百多万小学生,如果一人买两三本,一年就能买一亿多本的少年儿童读物,这对国家节约资金从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是有帮助的。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