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五”企业管理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3)改进和加强企业管理的指导思想。
总的指导思想是:根据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以企业走向市场、适应市场、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中心,把改进和加强企业管理贯穿于改革、改组、改造的始终,以人为本,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并举,在实践中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科学的管理体系,顺利实现由传统意义的企业管理向适应市场竞争的企业管理的转变。
(4)“九五”企业管理的目标要求。
针对企业不同的组织形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在管理上实行分类指导。“九五”企业管理的目标要求是:
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根据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框架的要求,初步形成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实现经营机制转换;
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要建立起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的母子公司体制,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并重,形成结构优化、技术创新和规模经营的运行机制;
国有小企业要通过联合、兼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租赁、承包和出售等方式,转换经营机制,强化所有者、职工的参与和监督,加强科学管理,进一步增强市场活力。
“九五”期间,所有企业都要下功夫建立适应市场竞争的科学的管理体系,积极推进管理创新,投资决策、经营策略和产品质量的水平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要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有一批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的市场营销、技术开发、产品质量和资本利润率、劳动生产率接近或达到当代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创一批世界和全国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要努力开拓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积极有效地推进国际化经营。
“九五”时期企业管理的效果,主要看是否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是否适应国内外市场的竞争。最终体现在经济效益是否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是否增强。探索和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体系
一、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机制
(5)树立新观念。
观念落后是管理落后的重要根源。企业要积极主动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充分认识办企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市场,用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企业的兴旺,在于市场的青睐;企业的失败,在于用户的否决。企业重大决策和经营活动的前提在于对市场的周密调查和科学判断;企业的业绩最终通过市场竞争和经济效益来体现。要把市场作为企业一切活动的中心。企业的本质是出资者设立的通过市场运作来盈利的经营组织,追求长远、持续的效益,避免可能的风险是企业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没有效益的项目不能投资;亏本的产品不能生产。
企业要彻底摒弃面对政府“等、靠、要”的旧观念,树立投身竞争、自负盈亏、优胜劣汰的观念;质量优先、战略致胜、追求卓越、开拓创新的观念;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实物形态与价值形态、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并重,争取最佳经济效益的观念;以人为本,竞争成败关键在于人的观念;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的观念;等等。
(6)建立新机制。
企业经营机制是经营观念、组织体制、规章制度和管理方式的总和。国有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就是使企业改变对政府的依赖,下决心自主自立、走向市场、自负盈亏、优胜劣汰。企业要以市场为中心,制订经营发展战略,形成掌握市场信息及时准确、决策程序科学、追求效益、避免风险的机制;形成市场反应敏捷、产品调整迅速、营销策略灵活、用户服务周到的机制;形成根据市场竞争需要适时调整企业组织结构、资本结构,不断优化配置生产要素的机制;形成既能调动经营者和职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又要规范各自行为、依法从严治厂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面向未来集约发展,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机制等。
二、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和组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