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交通部关于颁布《公路、水运交通主要技术政策》的通知

  32.加快以公路主枢纽为重点的汽车运输站场体系建设。汽车运输站场的规划、建设,应与公路网规划、建设同步进行。要努力发展公用型汽车运输站场,逐步建立公路主枢纽、一般枢纽及遍布城乡的客货集散地(站)共同构成的多层次汽车运输站场体系。
  33.汽车运输站场建设,应遵循统一规划、远近结合、分期实施的原则。要重视和加强汽车运输站场建设的前期工作,其总体布局规划要与城市发展规划、交通建设规划、客货流量和流向及分布特点紧密结合。汽车运输站场的内部设施建设,要同步配套完成,形成综合能力。
  34.客、货运站原则上应分别设置。客运站的设置地点应遵循方便旅客和车流顺畅的原则,靠近城区并与其它运输方式的客运站(港)相互衔接和配合。货运站的设置地点应根据规模经济和集疏运快捷的要求,靠近城市外缘的公路干线旁,并注意与其它运输方式的货运站(港)衔接和配合。客、货运站站型规模,应根据客、货运适站量预测及客、货运站站级标准确定。
  35.货运站要按功能合理分工。货源稳定、批量大的集装箱货物、危险品货物等,要设置相应的专业货运站。货源稳定、运量零星分散、批次多、品种繁杂的零担货、快件货等,应设置零担货运站或综合货运站。
  36.大力发展公用型客、货运站。要在统一规划下,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多层次、多渠道筹资建设公用型客、货运站。对利用率很低的企业自用型客、货运站,要积极引导向社会开放,对外实行营业性服务。
  37.加速发展和推广客运站和货运站电子辅助服务和管理新技术。大力普及计算机在客运站和货运站的生产调度、售票、问询服务及其内部管理中的应用。二级以上客运站应逐步建立微机联网售票、检票、结算和电子问询显示系统;移动通信调度和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MIS)等。
  38.积极提高货运站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努力提高货运站作业设备的标准化程度。在作业工序中,要积极采用机械化、自动化设备,尽快制定货运站托盘、叉车、站台、货架等配套设备的标准尺寸系列,发展自动分拣配货输送机械。在经营管理中,要大力普及计算机应用,开发和采用条形码技术等。
  五、港口
  39.科学合理地进行港口总体布局规划,形成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港口体系。全国港口总体布局规划,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与国土规划、生产力布局和自然条件密切结合,并通过科学的运输市场和船型发展趋势的预测,由国家主管部门制定实施;港口总体布局规划一经国务院批准,应成为各级政府宏观调控和审批项目的法定依据。区域港口布局规划必须以国家港口总体布局规划为依据,确定各港的性质、功能和地位,做到合理分工、协调发展,避免重复建设。港口布局应坚持深水深用、浅水浅用、各得其所的原则,重点建设与国民经济和外贸发展相适应的国际深水枢纽港区,并充分应用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扩大和吸收建港资金的投入,鼓励和支持工业港和企业码头建设。每个港口的总体规划应与运网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密切结合,并考虑港口功能变化的需求。鼓励填海造地。
  40.建设和发展专业化泊位,逐步提高专业化泊位的比重。对于集装箱吞吐量不大的港口宜发展多用途泊位;当吞吐量较大且增长较快时可建设集装箱专用泊位;各主要集装箱枢纽港应努力创造条件以适应大型集装箱船靠泊的需要。对于货源稳定、批量大的散货港口,应大力发展高效的矿石、煤炭、散粮、天然气及水泥等专用泊位;油品及其它危险品,凡有条件的港口应集中建设专用港区。对于陆岛、海峡和岛岛运输,要修建滚装泊位,并力争承担火车渡轮有关技术的开发任务。对于客运泊位,要适应高速客船、大型豪华旅游船和客滚船发展的需要。
  41.充分利用各种先进技术和手段,提高港口的勘测设计水平和质量。港口规划、设计所必需的水文、泥沙、气象、地质、地貌资料的收集和勘测工作,应充分利用遥测和遥感技术、卫星和航空照片等现代先进的技术和手段。要进一步开发、完善和推广CAD技术和可靠度设计理论。在进行设计方案比选时,尽量使用数值模拟和物理模型进行比较,提高设计质量。
  42.因地制宜地选择码头布置和结构型式,积极发展深水筑港技术,提高港口建设的设计标准和技术水平,适应船舶大型化和货物装卸作业的要求。进一步开发和推广软基加固技术、桩基嵌岩技术、水下测量技术和基床整平技术。发展恶劣条件下的防波堤结构和建设技术。水工结构应广泛采用预应力结构,实现结构装配化。条件允许时,构件尽可能大型化。推广应用各种先进成熟的技术措施、施工工艺和新型建筑材料,提高结构的使用寿命。
  43.加强水工结构监测、检查和评估,实现科学养护、管理和维修。对水工结构物的技术性能、损坏状态和可靠性要进行定期监测、检查和评估,采取各种有效的防护和维修措施,延长寿命,并逐步使之制度化、规范化。要大力开发和采用水下结构监控、检查、测量新技术和新设备,推广阴极保护、环氧树脂等结构防护和维修技术。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