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卫生部实施《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方案

  三、对策与措施
  综上所述,我国妇幼卫生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现有妇幼卫生服务能力,不能适应人民群众的保健需求。根据现有资料预测,八五期间如不能迅速地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和巩固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合理利用农村卫生资源,重点扶持妇幼卫生机构建设,大力提高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在人、财、物的投入和政策保障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实现上述目标仍将是一种遥远的希望。因此,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各有关部门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当地的《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并将降低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动员社会、家庭和个人积极参与有关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活动。
  为提高保健覆盖面和对基层的指导能力,“八五”期间以地方政府投入为主,多方筹集资金,按照卫生部、劳动人事部、建设部颁布的妇幼卫生机构人员编制、基建和装备标准,完成省、市、县级妇幼卫生机构房屋、人员、装备的配套建设任务。对于尚未建立省级妇幼保健机构的省份,在以地方投入为主的前提下,争取国家每年重点支持两个省。每个省每年重点装备两个市级及1/3县级妇幼卫生机构。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完成危房改造任务。1995年以省为单位,达到县级妇幼卫生机构“一无三配套”的标准,即妇幼卫生机构无危房,人员、业务用房和基本设备配套。
  2.以农村为战略重点,依靠科技进步,推广适宜技术,提高乡村级妇幼人员对高危筛查的能力,重点加强乡卫生院产科、儿科、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建设,创造住院分娩的必要条件。有条件的地方要提高乡卫生院对儿科、产科常见急、重症的抢救能力;在经济、交通落后,暂无条件住院分娩的地区,推行简易高危筛查方法,保证所有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同时培训接生人员,普及新法接生。
  3.妇幼卫生资源投入不足,是长期以来影响保健服务能力和妇女儿童健康的主要因素。九十年代为确保改善农村卫生,加强预防保健两个战略重点,必须合理调整卫生内部资源分配,争取妇幼卫生事业费在目前占卫生事业费总额3.5%、人均0.2元的基础上,从1992年开始逐年递增,2000年达到使妇女儿童获得最基本保健服务的需求水平。
  对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特困地区,给予妇幼卫生活动专项补助经费。
  在全国范围内继续推行妇幼保健保偿责任制,不断扩大入保率和妇幼卫生服务的覆盖面。进一步完善妇幼保健保偿管理制度,尽快制定妇幼卫生服务收费政策,确定收费项目及标准。
  4.每年我国有30多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肺炎。为了减少肺炎对我国儿童生命的威胁,从1992年开始,应在31个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防治与监测项目县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和应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并经我国试点证明行之有效的儿童急性呼吸道病例管理方法,1995年以省为单位管理覆盖率应达80%。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