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阿胶 Ejiao
阿魏 Awei
2.不用音标符号。如在拼音中有的与前一字母合拼能读出其他音的,要用隔音符号。
如:牛膝 Niuxi 不用写Niu’xi
更年安片Gengnian’an pian在“n”和“a”之间用隔音符号。
3.药名较长(一般在五个字以上),按音节尽量分为二组拼音。中成药的药品应与剂型分组拼音,每组的第一个字母须大写。
如:凤仙透骨草 Fengxian Tougucao
麦味地黄丸 Maiwei Dihuang Wan
(四)拉丁名
1.除少数药材可不标明药用部位外,需要标明药用部位的,其拉丁名先写药用部位,用第一格,后写药名用第二格,如有形容词,则列于最后,所有单词的字母均用大写。如远志RADIX POLYGALAE
苦杏仁SEMEN ARMENIACAE AMARUM
淡豆鼓SEMEN SOJAE PREPARATUM
2.一种药材包括两个不同药用部位时,把主要的或多数地区习用的药用部位列在前面,用“ET”相联接。
如:大黄RADIX ET RHIZOMA RHEI
3.一种药材的来源为不同科、属的两种植物或同一植物的不同药用部位,须列为并列的两个拉丁名。
如:大蓟HERBA CIRSII JAPONICI
RADIX CIRSII JAPONICI
4.药材的拉丁名一般采用属名或属种名命名。
(1)以属名命名:按目前情况,在这一属中只有一个品种作药用,或这个属有几个品种来源,但作为一个药材使用的。
如:白果SEMEN GINKGO(一属只一个植物种作药材用)
麻黄HERBA EPHEDRAE(一属有几个植物种作同一药材用)
有些药材虽然一属中有几个植物品种作不同的药材使用,但习惯已采用属名作拉丁名,一般不改动,而把同属其他种的药材,加上种名,使之区分。
如:细辛HERBA ASARI
杜衡HERBA ASARI FORBESII
黄精RHIZOMA POLYGONATI
玉竹RHIZOMA POLYGONATI ODORATI
(2)以属种名命名:同属中有几个品种来源,分别作为不同药材使用的,按此法命名:
如:当归RADIX ANGELICAE SINENSIS
独活RADIX ANGELICAE PUBESCENTIS
白芷RADIX ANGELICAE DAHURIOAE
(3)以种名命名:这是习惯用法,应少用。
如:石榴子SEMEN GRANATI
柿 蒂CALYX KAKI
红豆蔻FRUCTUS GALANGAE
(4)以有代表性的属种名命名:同属几个品种来源同作一个药材使用,但又不能用属名作药材的拉丁名时,则以有代表性的(质量较好或使用地区广的)一个属种名命名(此法只是在不得已时使用)。
如:辣蓼,有水辣蓼Polygonum hydropiperl。与旱辣蓼P.fiaccidum Meisn.两种,而蓼属的药材还有何首乌、火炭母等,不能以属名作辣蓼的药材拉丁名,故以使用面较广的水辣蓼的学名为代表,定为HERBA POLYGONI HYDROPIPERIS
(5)少数药材按照国际上常用的俗名作拉丁名,且品种来源与国外相同的,也可采用。
如:全蝎SCORPIP 不用BUTHUS
芥子SEMEN SINAPIS不用SEMEN BRASSICAE但阿魏在国际上用Asafoetida,而我国产的品种来源不同,所以改用RESINA FERULAE。
5.常用的药用部位拉丁名称如下:
根(包括块根)-Radix
根茎(包括块茎)-Rhizoma
鳞茎-Bulbus
茎(包括藤茎)-Caulis
全草(包括全株或不带根的地上部分)-Herba
枝条-Ramulus
枝梢(包括带叶嫩枝)-Cacumen(如侧柏叶)
髓-Medulla(如通草)
叶-Folium
花-Flos
花穗-Spica(如夏枯草)
柱头-Stigma(如玉米须)
花粉-Pollen(如蒲黄)
果实(包括果穗)-Fructus
果皮-Pericarpium(如陈皮)
外果皮-Exocarpium(如冬瓜皮)
果核-Nux(如蕤仁)
宿萼-Calyx(如柿蒂)
树皮(包括干皮、茎皮、枝皮及根皮)-cortex
木材或心材-Lignum
贝壳-Concha
角-Cornu
油(包括脂肪油、挥发油)-Oleum
树脂-Resina
附件十一: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申请表
编号:( ) 药申临字第 号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申请表
新药名称:
类 别: 第 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管理局制
研制单位填报项目
------------------------------------
| |中文名 |
| |--------------------|
| 新 药 名 称 |汉语拼音 |
| |--------------------|
| |拉丁名 |
|-------------|--------------------|
| 原料/制剂剂型 | |规 格| |
|-------------|--------------------|
| 处 方 | |
| | |
| | |
| 组 成 | |
|-------------|--------------------|
| | |
| 制 备 工 艺 | |
| | |
|-------------|--------------------|
| 主要药效学 | |
| 研 究 项 目 | |
| 及 结 论 | |
|-------------|--------------------|
| 一般药理、 | |
| 研 究 项 目 | |
| 及 结 论 | |
|-------------|--------------------|
| 毒 理 | |
| 研 究 项 目 | |
| 及 结 论 | |
|-------------|--------------------|
| 拟推荐临床 | |
| 研究的功能 | |
| 主治及用法 | |
| 用 量 | |
|-------------|--------------------|
| 申 请 单 位 | (盖章) |
|-------------|--------------------|
| | |电 话| |
| 申请单位地址 | |----|-----|
| | |邮政编码| |
|-------------|---------|----|-----|
| 负 责 人 | (签名)|日 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