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治思想教育课。内容应包括:中国国情、国际形势、外交礼仪、外事纪律、保密教育、对台政策、宗教知识、历史教育等。形式应灵活多样,可采取讲座、报告、看录像、自学和讨论等。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必须注重实效。所在学校党政主管培训中心的部门应组织制定可行的学习教育计划,并由中心认真进行落实。该门课程在学期结束时,要进行考核,并将成绩记入学生成绩册。
2、外语课程。原则上包括:阅读课,听力课,写作课,口语课,语法测试课,每周各门课程总计应在22学时左右。除了以上这些课程外,每周可给学生安排外语录像教学或外语专题讲座。必要时,根据中心教学力量及学习需要,可开设选修课。对专门目的的培训的学员,应适当开设专业外语课程,但原则不超过总学时的三分之一。
四、学员的管理
中心应加强对学员的管理工作,根据所在学校要求建立学籍、考勤、考试、生活作息等管理规章制度。
1、班级的编制。根据语言学习的特点,卫生部下达的培训项目,每班应为15-25人,不能突破25人。
2、健全学员党团组织。
3、学员的生活管理。各中心应做好学员的食宿安排。对学员在生活上存在的问题,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要协助中心研究解决。
4、对在培训期间不刻苦学习,或违犯纪律的学员,各中心应进行批评教育。对犯有严重错误的学员,是卫生部预备出国人员的,经卫生部批准后,退回原单位,取消出国资格;其它人员,按学校学籍管理办法处理。
五、培训费用
外语强化培训学时多,难度大,对教学设施和手段要求高。同时有相当部分课程由外教或外专担任,故教学费用较高。因此培训费除卫生部给予一定的补贴外,每个学员每学期收培训费800元。住宿费由于各学校安排住宿条件的不同,卫生部对住宿费不做统一要求。
六、中心的日常费用
各中心的日常费用,主要靠学员的培训费支付。卫生部将根据各中心承担任务的多少,给予一定的补贴。中心的经费应专款专用,应有专人管理。为了工作上的方便各中心可有独立的银行帐号。
七、中心的师资培养和教材建设
各中心应制定师资培养的具体计划,把师资培养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师资培养应立足国内,充分利用外教、外专和国内进修等方式,对教师进行培养。同时,卫生部也将积极努力,为各中心争取师资出国进修名额。为促进各中心之间进行交流和互相学习,深化各门课程的教学,卫生部将不定期委托有关中心轮流承办教学法或某一门课程讲授方法的研讨会或论文报告会,各中心应鼓励和组织教师研究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