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篇法规已被《财政部关于公布废止和失效的财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目录(第八批)的决定》(发布日期:2003年1月30日 实施日期:2003年1月30日)宣布失效财政部关于下发《2000年度
汇总会计报表〔金融企业类〕》的通知
(2000年10月27日 财统〔2000〕5号)
国务院各有关部委和各有关直属机构(企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中国民族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金谷信托投资公司、中煤信托投资公司、中国科技信托投资公司、中国教育信托投资公司、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和上海、青岛、深圳、厦门市国资办:
为做好金融企业2000年度会计决算工作,及时掌握全国金融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基本情况,按照“统一设计、口径一致、一表多用、数据共享”的原则,我们在1999年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年度汇总会计报表的基础上,统一设计制定了《2000年度汇总会计报表〔金融企业类〕》,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并按时上报,现将编制工作中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本套报表适用于境内所有国家政策性银行、国有独资、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和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不含保险公司)以及集体所有制和中外合资等金融企业填报。
二、本套报表填报基本单位为具有法人资格、独立核算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中:实行一级法人体制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按全行所辖汇总数据填报本套报表,并以省级(或二级)分行(分公司)为单位分户录入“省级(或二级)分行(分公司)主要指标表”及其封面信息。
三、各类国有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集体所有制金融企业《2000年度汇总会计报表〔金融企业类〕》的编制工作,要在全面做好资金清理、财产盘点、核对账务及正确结转损益等年终决算基础上,按照2000年度汇总会计报表格式和编报说明等具体要求,以2000年12月31日会计决算结果及相关资料为基本填报依据,保证数据真实、完整和合法,并按规定认真组织做好录入、审核、汇总等工作。
四、各类国有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集体所有制金融企业均使用本套报表格式,但实行分别组织的方式,即:分别布置落实、分别编制报表、分别录入微机、分别数据审核、分别汇总上报。
五、有境外分支机构、分行(分公司)的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其境内部分填报《2000年度汇总会计报表〔金融企业类〕》(附件一);其境外分支机构、分行(分公司)填报《2000年度汇总会计报表〔境外金融企业类〕》(附件三),并由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编制境内、外合并报表。
六、企业集团类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汇总本套报表时,应以合并会计报表数据编制本套报表,同时附报所属企业分户数据。合并会计报表编制方法依据财政部财会字〔1995〕11号文件规定要求。
七、各类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附属非金融业务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单位)或经济实体,应分别编制、汇总和上报企业类、建设单位决算类等报表。
八、金融企业类报表录入的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境外金融企业类报表录入的金额单位为“美元”,记账外币折美元时以2000年12月31日当地银行公布的本位币对美元折算汇率计算,美元折人民币时以2000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计算。
九、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应按照财务隶属关系认真组织做好《2000年度汇总会计报表〔金融企业类〕》的上报工作。财务关系隶属财政部的各国有银行和国有非银行金融机构应于2001年4月20日前将汇总报表、数据软盘一式两份上报财政部(分别报统计评价司、金融司各一份)。各部门、各地区于2001年4月20日前应将所辖金融企业年度汇总报表、数据软盘在审核、整理无误的基础上,一式两份上报财政部(分别报统计评价司、金融司各一份)。分报的内容具体包括:本部门和地区汇总(或合并)的金融企业类汇总会计报表(以“万元”为金额单位)、会计报表附注及财务状况说明书一式两份,全部数据软盘或光盘(含汇总和分户数据)一式两份。有境外分支机构、分行(分公司)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还需报境内部分金融企业类汇总会计报表(以“万元”为金额单位)及数据软盘一式两份,境外金融企业类汇总会计报表(以“千美元”为金额单位)及数据软盘一式两份。
十、中国人民银行年度会计报表统一纳入2000年度汇总会计报表〔金融企业类〕工作范围,考虑到人民银行业务及核算的特殊性,2000年仍继续按其原决算报表格式填报,报表数据资料及软盘于2001年4月20日前一式两份报财政部(分别报统计评价司、金融司各一份)。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应按统一规定要求,填报录入2000年度汇总会计报表〔企业类〕,报表数据及软盘随同附报。
十一、各国有银行在上报全行所辖的汇总报表和数据软盘的同时,还须附报以下资料:
(一)人民币业务核算的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以及各种外币记账业务折美元的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二)按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格式编制的全行所辖各种货币汇总业务状况表。
十二、《2000年度汇总会计报表[金融企业类]》的数据处理软件另行下发。
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各部门、各地区在报表的编制和上报过程中如发现问题,请及时与财政部统计评价司联系。
附件:一、2000年度汇总会计报表〔金融企业类〕
二、2000年度汇总会计报表〔金融企业类〕编制说明
三、2000年度汇总会计报表〔境外金融企业类〕
四、2000年度汇总会计报表〔境外金融企业类〕编制说明
附件一: 2000年度汇总会计报表〔金融企业类〕
<font size=+1>
┏━━━━━━━━━━━━━━━━━━━━━━━━━━━━━━━━━━┓
┃ ┃
┃ 2000年度汇总会计报表 ┃
┃ 〔金融企业类〕 ┃
┃ ┃
┃ ┃
┃ ┃
┃ ┃
┃ 企业名称:_________________(公章) ┃
┃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签章) ┃
┃ 财务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签章) ┃
┃ 填表人:__________________(签章) ┃
┃ 通讯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 ┃
┃ 邮政编码:□□□□□□ ┃
┃ 电话号码:□□□□□ □□□□□□□□ □□□□□ ┃
┃ (长途区号) (电话号) (分机号) ┃
┃ 报送日期:2001年___月___日 ┃
┃ 负责审计事务所:_________________ ┃
┃ 签字会计师: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企业统一代码 ┃
┃ (各级技术监督局核发) ┃
┃ 本企业代码 □□□□□□□□-□┃
┃ 上一级企业代码 □□□□□□□□-□┃
┃ 集团型企业(公司)总部代码 □□□□□□□□-□┃
┠──────────────────────────────────┨
┃隶属关系 ┃
┃ (国家标准:行政隶属关系代码--部门标识代码) ┃
┃ □□□□□□-□□□┃
┠──────────────────────────────────┨
┃所在地区 ┃
┃ (国家标准:行政区划代码) ┃
┃ □□□□□□┃
┠──────────────────────────────────┨
┃组织形式 ┃
┃ 1国有独资 2股份制 3集体 ┃
┃ 4中外合资 5其他 ┃
┃ □┃
┠──────────────────────────────────┨
┃经营类型 ┃
┃ 11国家政策银行 12商业银行 ┃
┃ 21信托投资公司 22证券公司 23 证券中介机构 ┃
┃ 24财务公司 25租赁公司 ┃
┃ 31城市信用社 32城市信用社联社 33 农村信用社 ┃
┃ 34 农村信用社联社 40其他 ┃
┃ □□┃
┠──────────────────────────────────┨
┃新报因素 ┃
┃ 0连续上报 1新成立 2分立 ┃
┃ 3上年未报 4报表类型改变 5其他 ┃
┃ □┃
┠──────────────────────────────────┨
┃成立年份 □□□□┃
┠──────────────────────────────────┨
┃报表类型 ┃
┃ 0单户表 1集团差额表 2企业并金融表 ┃
┃ 3境外并金融表 9集团合并表 ┃
┃ □┃
┠──────────────────────────────────┨
┃备用码 ┃
┃ □□□□□□┃
┗━━━━━━━━━━━━━━━━━━━━━━━━━━━━━━━━━━┛
</font>
资产负债表
会年金01表
编制单位: 2000年12月31日 单位: 元
<font size=+1>
━━━━━━━━━━━━┯━┯━┯━┯━━━━━━━━━━┯━━┯━┯━
项 目 │行│年│年│ 项 目 │行 │年│年
│次│初│末│ │次 │初│末
│ │数│数│ │ │数│数
────────────┼─┼─┼─┼──────────┼──┼─┼─
一、流动资产 │1 │ │ │一、流动负债 │66 │ │
────────────┼─┼─┼─┼──────────┼──┼─┼─
现金及银行存款 │2 │ │ │ 短期存款 │67 │ │
────────────┼─┼─┼─┼──────────┼──┼─┼─
贵金属 │3 │ │ │ 短期储蓄存款 │68 │ │
────────────┼─┼─┼─┼──────────┼──┼─┼─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4 │ │ │ 短期信托存款 │69 │ │
────────────┼─┼─┼─┼──────────┼──┼─┼─
存放联行款项 │5 │ │ │ 委托存款 │70 │ │
────────────┼─┼─┼─┼──────────┼──┼─┼─
存放同业款项 │6 │ │ │ 财政性存款 │71 │ │
────────────┼─┼─┼─┼──────────┼──┼─┼─
缴存准备金 │7 │ │ │ 向中央银行借款 │72 │ │
────────────┼─┼─┼─┼──────────┼──┼─┼─
拆出资金 │8 │ │ │ 联行存放款项 │73 │ │
────────────┼─┼─┼─┼──────────┼──┼─┼─
其中:拆放金融性公司│9 │ │ │ 同业存放款项 │74 │ │
────────────┼─┼─┼─┼──────────┼──┼─┼─
贴现 │10│ │ │ 拆入资金 │75 │ │
────────────┼─┼─┼─┼──────────┼──┼─┼─
短期贷款 │11│ │ │ 其中:金融性公司│76 │ │
│ │ │ │ 拆入 │ │ │
────────────┼─┼─┼─┼──────────┼──┼─┼─
其中:抵押、质押贷款│12│ │ │ 应付账款 │77 │ │
────────────┼─┼─┼─┼──────────┼──┼─┼─
应收进出口押汇 │13│ │ │ 卖出回购证券款 │78 │ │
────────────┼─┼─┼─┼──────────┼──┼─┼─
应收账款 │14│ │ │ 存入短期保证金 │79 │ │
────────────┼─┼─┼─┼──────────┼──┼─┼─
其中:应收利息 │15│ │ │ 应解汇款 │80 │ │
────────────┼─┼─┼─┼──────────┼──┼─┼─
减:坏账准备 │16│ │ │ 汇出汇款 │81 │ │
────────────┼─┼─┼─┼──────────┼──┼─┼─
短期投资 │17│ │ │ 应付利息 │82 │ │
────────────┼─┼─┼─┼──────────┼──┼─┼─
其中:国库券 │18│ │ │ 应付工资 │83 │ │
────────────┼─┼─┼─┼──────────┼──┼─┼─
信托贷款 │19│ │ │ 应付福利费 │84 │ │
────────────┼─┼─┼─┼──────────┼──┼─┼─
委托贷款及委托投资 │20│ │ │ 应交税金 │85 │ │
────────────┼─┼─┼─┼──────────┼──┼─┼─
*清算备付金 │21│ │ │ 应付利润 │86 │ │
────────────┼─┼─┼─┼──────────┼──┼─┼─
*交易保证金 │22│ │ │ 预提费用 │87 │ │
────────────┼─┼─┼─┼──────────┼──┼─┼─
*自营证券 │23│ │ │ 发行短期债券 │88 │ │
────────────┼─┼─┼─┼──────────┼──┼─┼─
*减:自营证券跌价准│24│ │ │ *质押借款 │89 │ │
备 │ │ │ │ │ │ │
────────────┼─┼─┼─┼──────────┼──┼─┼─
*应收股利 │25│ │ │ *代买卖证券款 │90 │ │
────────────┼─┼─┼─┼──────────┼──┼─┼─
*代发行证券 │26│ │ │ *代发行证券款 │91 │ │
────────────┼─┼─┼─┼──────────┼──┼─┼─
*代兑付债券 │27│ │ │ *代兑付债券款 │92 │ │
────────────┼─┼─┼─┼──────────┼──┼─┼─
*受托资产 │28│ │ │ *受托资金 │93 │ │
────────────┼─┼─┼─┼──────────┼──┼─┼─
*待转发行费用 │29│ │ │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94 │ │
│ │ │ │ 负债 │ │ │
────────────┼─┼─┼─┼──────────┼──┼─┼─
*待摊费用 │30│ │ │ 其他流动负债 │95 │ │
────────────┼─┼─┼─┼──────────┼──┼─┼─
买入返售证券 │31│ │ │二、长期负债 │96 │ │
────────────┼─┼─┼─┼──────────┼──┼─┼─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32│ │ │ 长期存款 │97 │ │
投资 │ │ │ │ │ │ │
────────────┼─┼─┼─┼──────────┼──┼─┼─
其中:国库券 │33│ │ │ 长期信托存款 │98 │ │
────────────┼─┼─┼─┼──────────┼──┼─┼─
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34│ │ │ 长期储蓄存款 │99 │ │
────────────┼─┼─┼─┼──────────┼──┼─┼─
其他流动资产 │35│ │ │ 应付转租赁租金 │100 │ │
────────────┼─┼─┼─┼──────────┼──┼─┼─
二、长期资产 │36│ │ │ 存入长期保证金 │101 │ │
────────────┼─┼─┼─┼──────────┼──┼─┼─
中长期贷款 │37│ │ │ 发行长期债券 │102 │ │
────────────┼─┼─┼─┼──────────┼──┼─┼─
其中:抵押、质押贷款│38│ │ │ 长期借款 │103 │ │
────────────┼─┼─┼─┼──────────┼──┼─┼─
逾期贷款 │39│ │ │ *应付债券 │104 │ │
────────────┼─┼─┼─┼──────────┼──┼─┼─
减:贷款呆账准备 │40│ │ │ 长期应付款 │105 │ │
────────────┼─┼─┼─┼──────────┼──┼─┼─
中长期信托贷款 │41│ │ │ 其他长期负债 │106 │ │
────────────┼─┼─┼─┼──────────┼──┼─┼─
减:贷款呆账准备 │42│ │ │ 其中:住房周转金│107 │ │
────────────┼─┼─┼─┼──────────┼──┼─┼─
应收租赁款 │43│ │ │三、少数股东权益 │108 │ │
────────────┼─┼─┼─┼──────────┼──┼─┼─
减:未实现租赁收益 │44│ │ │四、所有者权益 │109 │ │
────────────┼─┼─┼─┼──────────┼──┼─┼─
应收转租赁款 │45│ │ │ 实收资本(股本)│110 │ │
────────────┼─┼─┼─┼──────────┼──┼─┼─
租赁资产 │46│ │ │ 国家资本 │111 │ │
────────────┼─┼─┼─┼──────────┼──┼─┼─
减:待转租赁资产 │47│ │ │ 集体资本 │112 │ │
────────────┼─┼─┼─┼──────────┼──┼─┼─
△经营租赁资产 │48│ │ │ 法人资本 │113 │ │
────────────┼─┼─┼─┼──────────┼──┼─┼─
△减:经营租赁资产折│49│ │ │ 其中:国有法人资│114 │ │
旧 │ │ │ │ 本 │ │ │
────────────┼─┼─┼─┼──────────┼──┼─┼─
长期投资 │50│ │ │ 个人资本 │115 │ │
────────────┼─┼─┼─┼──────────┼──┼─┼─
其中:国库券 │51│ │ │ 外商资本 │116 │ │
────────────┼─┼─┼─┼──────────┼──┼─┼─
合并价差 │52│ │ │ 资本公积 │117 │ │
────────────┼─┼─┼─┼──────────┼──┼─┼─
减:投资风险准备 │53│ │ │ *一般风险准备 │118 │ │
────────────┼─┼─┼─┼──────────┼──┼─┼─
固定资产原价 │54│ │ │ 盈余公积 │119 │ │
────────────┼─┼─┼─┼──────────┼──┼─┼─
减:累计折旧 │55│ │ │ 其中:公益金 │120 │ │
────────────┼─┼─┼─┼──────────┼──┼─┼─
固定资产清理 │56│ │ │ 未分配利润 │121 │ │
────────────┼─┼─┼─┼──────────┼──┼─┼─
在建工程 │57│ │ │ 外币折算差额 │122 │ │
────────────┼─┼─┼─┼──────────┼──┼─┼─
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58│ │ │ │123 │ │
────────────┼─┼─┼─┼──────────┼──┼─┼─
*交易席位费 │59│ │ │ │124 │ │
────────────┼─┼─┼─┼──────────┼──┼─┼─
*长期待摊费用 │60│ │ │ │125 │ │
────────────┼─┼─┼─┼──────────┼──┼─┼─
其他长期资产 │61│ │ │ │126 │ │
────────────┼─┼─┼─┼──────────┼──┼─┼─
三、无形资产 │62│ │ │ │127 │ │
────────────┼─┼─┼─┼──────────┼──┼─┼─
其中:土地使用权 │63│ │ │ │128 │ │
────────────┼─┼─┼─┼──────────┼──┼─┼─
四、递延及其他资产 │64│ │ │ │129 │ │
────────────┼─┼─┼─┼──────────┼──┼─┼─
资产总计 │65│ │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130 │ │
━━━━━━━━━━━━┷━┷━┷━┷━━━━━━━━━━┷━━┷━┷━
</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