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财政部关于开展《会计法》执行情况检查的通知[失效]

  (五)认真做好整改建制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督促有违法会计行为的单位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堵塞漏洞;对带有普启蒙性、倾向性的问题和会计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漏洞,要深入调查研究,逐步从制度和机制上提出改进措施,实行标本兼治。
  (六)积极探索,逐步完善政府会计监督机制。依法加强对各单位会计工作情况的监督,是《会计法》赋予财政部门的职责,各级财政部门要以此次检查工作为契机,结合贯彻《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努力探索财政部门正常化会计监督的途径、方式和手段,不断完善会计监督机制,促进会计秩序不断规范和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提高。
  联系人:财政部会计司综合处郜进兴、陈体勇;电话:(010)68552522、68552890、68552892;传真:(010)68552934。电子邮件可通过财政内部邮件系统发送。

附件:一、会计法执行情况自查表;


  二、会计法执行情况自查汇总表;
  三、有关报表的填报说明。

                              财政部
                          2001年2月26日

附件一:       会计法执行情况自查表



填报单位(签章):  单位性质: 单位负责人(签章): 填报人(签章):

┌──┬──────────────────────────┬────┐
│序号│            项目            │自查情况│
├──┼──────────────────────────┼────┤
│一 │会计基础工作情况                  │    │
├──┼──────────────────────────┼────┤
│1  │开设银行基本账户数量(个)              │    │
├──┼──────────────────────────┼────┤
│2  │2000年取得的原始凭证中不合法凭证的数量(张)     │    │
├──┼──────────────────────────┼────┤
│3  │2000年取得的原始凭证中不合法凭证的累计金额(元)   │    │
├──┼──────────────────────────┼────┤
│4  │财产清查间隔时间(月)                │    │
├──┼──────────────────────────┼────┤
│5  │是否按规定保管会计档案,有无损毁会计资料行为     │    │
├──┼──────────────────────────┼────┤
│6  │制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和会计监督制度数量(件)     │    │
├──┼──────────────────────────┼────┤
│二 │会计机构及会计人员情况               │    │
├──┼──────────────────────────┼────┤
│1  │单独设置会计机构(是或否)              │    │
├──┼──────────────────────────┼────┤
│2  │在其他机构中单独设置会计人员(是或否)        │    │
├──┼──────────────────────────┼────┤
│3  │委托代理记账机构代理记账(是或否)          │    │
├──┼──────────────────────────┼────┤
│4  │会计、出纳岗位是否分设(是或否)           │    │
├──┼──────────────────────────┼────┤
│5  │是否设有稽核岗位(是或否)              │    │
├──┼──────────────────────────┼────┤
│6  │2000年末实际在岗会计人员数量(人)          │    │
├──┼──────────────────────────┼────┤
│7  │2000年末无证(会计证)上岗会计人员数量(人)      │    │
├──┼──────────────────────────┼────┤
│8  │2000年完成继续教育学时会计人员数量(人)       │    │
├──┼──────────────────────────┼────┤
│9  │会计机构负责人是否具备任职资格(是或否)       │    │
├──┼──────────────────────────┼────┤
│10 │是否设有总会计师(是或否)              │    │
├──┼──────────────────────────┼────┤
│三 │会计信息情况                    │    │
├──┼──────────────────────────┼────┤
│1  │是否存在虚列、多列资产的行为(注明金额和细项)    │    │
├──┼──────────────────────────┼────┤
│2  │是否存在不列、少列资产的行为(注明金额和细项)    │    │
├──┼──────────────────────────┼────┤
│3  │是否存在虚列、多列负债的行为(注明金额和细项)    │    │
├──┼──────────────────────────┼────┤
│4  │是否存在不列、少列负债的行为(注明金额和细项)    │    │
├──┼──────────────────────────┼────┤
│5  │是否存在虚列、多列所有者权益的行为(注明金额和细项) │    │
├──┼──────────────────────────┼────┤
│6  │是否存在不列、少列所有者权益的行为(注明金额和细则) │    │
├──┼──────────────────────────┼────┤
│7  │是否存在虚列或提前确认收入的行为(注明金额和细项)  │    │
├──┼──────────────────────────┼────┤
│8  │是否存在隐瞒或推迟确认收入的行为(注明金额和细项)  │    │
├──┼──────────────────────────┼────┤
│9  │是否存在虚列、多列成本、费用的行为(注明金额和细项) │    │
├──┼──────────────────────────┼────┤
│10 │是否存在不列、少列成本、费用的行为(注明金额和细项) │    │
├──┼──────────────────────────┼────┤
│11 │是否存在随意调整利润的计算、分配方法的行为(注明金额)│    │
├──┼──────────────────────────┼────┤
│12 │是否存在编造虚假利润或隐瞒利润的行为(注明金额)   │    │
├──┼──────────────────────────┼────┤
│13 │是否按规定披露或有事项等(披露了哪些事项)     │    │
├──┼──────────────────────────┼────┤
│14 │是否存在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依据不一致的行为      │    │
├──┼──────────────────────────┼────┤
│四 │需要说明的其他情况                 │    │
└──┴──────────────────────────┴────┘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