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年-2010年)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机构布局科学、学科设置合理、队伍精干、管理有序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以及“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
  努力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大力加强农业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强化农业重大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
  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加强农业生产一线的科技工作,强化农业科技中介服务功能。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和集团,在国际农业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定的地位。
  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基地,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队伍。建成一批农业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科技示范园区等科技基地,不断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三、“十五”期间农业科技工作的重点
  “十五”期间,农业科技工作要围绕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国际竞争力,重点组织实施“十大科技行动”,解决100项左右的重大农业关键技术。
  10.实施作物良种科技行动,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以优质高产作物新品种选育及其产业化为重点,加快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开发节本增效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促进种植业生产和产品标准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产业化。
  加强优质高产作物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种质资源,大力发展常规育种技术,加强高新技术育种研究与开发,大幅度提高育种技术水平。
  加速优质、高产、专用作物新品种、新组合选育。针对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需要,按照优化品种、优化品质、优化布局的原则,加快有利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和主要农产品基地建设的农作物新品种选育。
  加强良种快速繁育技术开发,推动良种产业化。开发良种快速扩繁技术,建立完善良种检测标准和技术体系,推动区域化、标准化、规模化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快新品种推广应用,提供符合市场需要的、丰富多样的良种。
  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综合生产技术体系,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率。研究开发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优质高效生产技术,建立适应不同生态区的生产模式,大幅度提高我国土地生产力水平。
  11.实施优质高效畜牧水产科技行动,加速养殖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进程。开展畜牧水产优良品种选育、饲料开发、生产设施设备研制、疫病综合防治等技术研究,加快畜牧水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建立健全畜禽水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推动畜牧水产业全面发展,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加快畜禽新品种(系)的选育与产业化。充分利用国内外遗传资源,采用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提高新品种选育及其快速扩繁技术水平,加速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加强畜禽疫病防治技术研究开发。加快开发规模化饲养疫病监测和控制技术,降低畜禽死亡率;加速高效疫苗、新型兽药、疫病诊断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开发。
  加速新型饲料技术及其加工设备研究开发,加快饲料工业技术进步。广辟饲料来源,研究开发蛋白质饲料、农副产品饲料的生产及高效利用技术;应用基因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精细化工等技术,加速研制开发安全、无污染、高效的饲料添加剂;研究开发大型加工设备及成套技术;提高信息技术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水平;建立健全畜禽健康养殖标准体系。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