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五”期间高师师资培训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
1.“八五”期间及今后一个时期,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时期,90年代师资队伍面临着新老交替的任务。高等师范学校担负着培养人民教师的重要使命。能否完成这一光荣使命,关键在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因此,在培训工作中,必须把握政治方向,加强思想教育,坚持政治与业务并重,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原则,立足于建设一支又红又专的高师师资队伍。
2.端正办学思想,突出师范特点。高师教育是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专业教育,尤其要教育教师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教书育人,要强调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性、艺术性、示范性以及教材教法研究,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教风。要注重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教育教学技艺和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的提高,重视引导教师积极参加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实践;要注意增强教师的改革意识,鼓励和引导教师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积极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进一步加强师资培训工作的计划性和针对性。要坚持岗位职责规范的要求,紧密结合教学、科研工作进行培训,切实解决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教师真正具有胜任现职所需的政治思想素质、知识和能力,并为达到高一级岗位职务的水平打好基础,要坚持学用一致的原则,确保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效益。
4.要坚持立足国内、在职为主、突出重点、加强实践、多种形式并举的培训工作方针。培训工作要从本校、本地区高师教育事业发展及其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校(系、室)制宜,避免一刀切,要根据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分层次对教师提出不同的培训要求及培训形式。
二、“八五”期间高师师资培训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八五”期间,高师师资培训工作的目标是:进一步提高高师师资的政治与业务素质,为建设一支适应高师教育发展与改革需要、面向21世纪、结构优化、相对稳定、又红又专的高师师资队伍打好基础,更好地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培养合格教师服务。
1.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对教师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有针对性地结合国内外历史经验,进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教育,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国情教育和师德教育,要求教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各地学校要结合各自的具体情况,认真组织实施,要高度重视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师和社会科学(特别是教育科学)教师的培训,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