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1.加强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我国中医在国外的影响。进一步加强中医的宣传,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同中医医院的联合,组建跨国经营的中医药集团,实施“以医带药”的发展战略。加强对国外法规的了解、分析、研究,掌握各国对天然药物和传统药物的规定和要求,为中药走向国际创造条件。
2.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支持中外合作共同研究开发中药新产品。鼓励支持中药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开拓国际市场。
3.研究制定鼓励中药出口,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加强行业自律,注重研究国际营销策略,发挥自身优势,提高产品质量,实施品牌战略,扩大中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四)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加快对制约中成药生产发展的提取、纯化、分离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适合中药生产特点、符合GMP要求的先进工艺和设备,对成熟的生产工艺技术进行推广。重点推广应用的技术是: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技术、膜分离和浓缩技术、喷雾和冷冻干燥技术、现代制剂技术、炮制全浸润技术、超微粉碎技术、动态逆流自动控制提取技术等。
(五)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上市、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适应国际化经营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围绕着产品和市场搞好同大企业的分工协作,实现优势互补。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对各类不同所有制企业实行同等待遇。
(六)加快中药信息化发展
支持鼓励企业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发挥信息的引导作用,减少中药材市场波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建立包含中药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副作用等的研究开发数据库,以及包含国际市场需求和各国天然药物法规及专利情况的国际天然药物信息数据库,促进资源共享。探索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实现从中药原料到产品的全过程控制,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促进中药电子商务的发展,变革传统流通方式,降低流通成本。加强政府的宏观规划和指导,努力为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七)制订有利于促进中药发展的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