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计委高技术产业发展司关于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指导意见

  (九)发展产业基地的指导思想与主要任务。根据高技术产业“总体跟进、重点突破”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在已形成明显产业特色并具备发展基础的技术、人才密集区,以市场为导向集中配置资源,推动产业集群的逐步形成,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若干各具特色、新兴产业相对集中的产业基地。通过产业基地的发展,扩大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总体规模,提高创新能力,培育战略产业,提升我国高技术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加快形成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群体优势和局部强势,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均衡发展。
  三、产业基地的布局范围与发展思路
  (十)产业基地可在自然布局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应具有明确的地理边界,包括核心区和一定的扩展区。核心区是指产业集聚度非常明显或龙头企业较为集中的区域,扩展区是指核心区之外的具有相当生产规模的区域。
  (十一)国家鼓励各地方在原有基础上采取充实、调整、提高为主的方式发展产业基地,不鼓励以新一轮的圈地方式发展产业基地。
  (十二)近期可在信息技术,生物与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技术、核技术应用、航空航天、先进能源、先进环保、现代农业等高技术产业领域中的某些具体领域发展产业基地。西部地区可结合其资源优势来确定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
  (十三)为进一步增强产业基地在推动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确定产业基地范围时需要注意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规模性。无论是近年来发展迅速、初具雏形的产业基地,还是急需扶持的产业基地,其最终应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因而应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集聚性。产业基地应通过上中下游相关产业配套,实现互动式的产业集聚效应,从而形成一定的产业链或产业集群的基地。因此,需要在基地的空间布局上提高产业基地的集聚效应和增强产业基地对所在地区的辐射能力。
  增长性。随着高技术产业对我国经济结构升级作用的不断增强,高技术产业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团此,确定产业基地要充分考虑其未来增长需要。
  (十四)根据我国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产业基地要走国际化、产业化、信息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产业基地要成为在特定领域中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要成为“引进来”和“走出去”、高度国际化、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产业集群;要成为加快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产品产业化的产业集群;要成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示范基地;要成为以市场化发展为主体,政府引导、推动的产业集群。产业基地要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国内外市场融合的条件,要利用国际先进技术和国际市场,高起点地建立产业优势,不断提高在国际高技术产业分工中的地位,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式,集中必要的资源,形成较大规模的生产和研发基地。
  四、产业基地的评价指标体系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