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5.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思想,遵循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以代表先进文化为方向,以申办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为出发点,积极开创体育工作新局面。为了实现新世纪体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必须坚持以下基本方针:
  ——坚持体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国民素质作为体育的根本任务;
  ——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坚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努力探索群众体育的发展规律和竞技体育的发展规律,全面提高我国体育的整体水平。
  ——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努力推进体育体制的改革和运行机制的转变;重视体育制度的创新,切实把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式从行政型转为社会型;
  ——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体,保障体育事业健康有序地运行。
  6.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基本战略是:
  ——在体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上,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保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在体育事业重点选择上,群众体育以青少年体育为重点,把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摆到突出位置,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竞技体育以奥运会为主要目标,重视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合理安排,科学布局,提高效率,有序发展。
  ——在区域体育发展格局上,从各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梯度推进。鼓励经济发达地区率先进行体育现代化探索,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积极扶持中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发展体育。
  ——在体育产业的开发上,以体为本,全面发展。积极地发行彩票,精心地经营门票,稳妥地试行股票。努力发挥协会、体育博览会、体育基金会的作用。坚持场馆开放、无形资产开发和新运动项目开拓。搞活体育市场,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和对外开放注入新的动力。
  三、全面实现全民健身计划,有效增强国民身体素质
  7.充分重视群众体育工作,全面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增强人民体质这项基本任务上,着力解决群众体育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抓身边组织,建身边场地,搞身边活动,把增强人民体质作为衡量体育工作的重要标准。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各行业和社会各界办体育的积极性,通过行业体育协会,组织各行业职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建立健全全民健身机构,形成政府领导、依托社会。群众参与的新格局。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稳妥做好向职业资格制度过渡的工作。建立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实施国民体质监测制度,将国民体质监测指标纳入社会统计指标体系,定期公布国民体质监测结果。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