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部、农业部、内务部关于做好今年
救灾备荒种子工作的联合通知
(1956年8月7日)
今年有不少省、市对救灾备荒种子的储备工作进行得比较好,如安徽、湖北、河北等省,由于事前有了准备,在部分地区受灾后,能够做到及时抢种、补种,恢复生产,缓和了灾情,并且减少了以往临时大量购运种子,发生种子质量差和品种不适应等现象。但目前旱涝现象正在发生,必须提高警惕,进一步做好救灾备荒种子的储备工作,以防意外。兹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希各地研究执行:
一、各省农、粮、民政部门应在省人民委员会统一领导下,加强对救灾备荒种子工作的领导。在已经受灾的地区,应及时做好调拨供应工作,在最易遭灾的县区,要重点检查救灾备荒种子的储备情况,如果发现储备不足或还没有储备的,应根据“就地储备,就地调剂”的原则,切实储备一定数量的、相当质量的、适合当地种植的早熟作物种子。部分省、区、今年麦收时,由于雨水较多,种子质量很差,甚至不能做种的,必须注意及早筹划,保证秋播时有种可用。
二、不少地区因雨水多,湿度大,储备的种子容易生虫、霉烂。因此,各级农业、粮食部门,应该加强检查政府储存和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种子保管工作,经常做到翻晒,使储备的种子保持干燥、清洁、严防生虫发霉,降低了种子的质量。供应种子以前,应该进行发芽试验,如发芽率较低,则应适当增加播种量,以克服缺苗断垄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