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关该器械的文献摘要;
(二)该器械概述;
(三)该器械功能原理说明、使用要求说明、安装要求说明;
(四)该器械的临床性能指标;
(五)有关该器械的安全性数据(电气安全性、机械安全性、结构安全性及生物安全性)以及已采取的安全性措施;
(六)该器械的全性能测试报告。
九、临床研究方案是阐明研究目的、风险分析、总体设计、研究方法、研究步骤等内容的重要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临床研究的项目内容;
(二)临床研究背景;
(三)临床研究人和其他参加者姓名、资历和任职部门;
(四)总体设计,包括成功或失败的关键分析;
(五)临床研究持续时间及其确定的理由;
(六)选择对象范围、对象数量及选择的理由;
(七)临床性能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以及统计处理方法;
(八)副作用预测及事前应采取的措施。
十、临床研究方案由临床研究人和临床研究委托人协商制定后,需接受临床研究人所在医院学术委员会或临床研究的管理部门审查,在审查时,临床研究人应着重说明:
(一)项目科学价值的评价;
(二)可能影响病人健康状况的概述;
(三)可能产生的危害、推荐的防范方法和辅助工具的评价;
(四)对副作用的预见及评估;
(五)临床研究的监督方法,以及临床研究人的资格和经验;
(六)推荐的协议程序及说明;
(七)可能涉及的保密问题。
十一、临床研究方案经学术委员会审查通过后,研究人和委托人应签署临床研究协议。
十二、临床研究期:
研究期最短为1年, 最少病例为100例, 参与研究的产品数量为2台。
十三、临床研究报告应包括:
(一)研究的病种、病例总数和病例的性别、年龄、分组分析;
(二)对照组设置和所采用的统计方法及评价方法、评价标准;
(三)临床研究数据分析;
(四)临床研究效果分析, 应采用本规定所附的“临床研究效果分析方法”;
(五)临床研究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