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发展速度问题。今年,由于农副产品提价和支农工业品降价,以及城市职工工资收入增加,社会购买力将比去年增加二百多亿元。这次会上,汇总各地轻工业今年生产计划,总产值为九百三十五亿元,比去年实际增加五十五亿元,增长百分之六点三,其中,九十种国家计划和部管计划产品增长百分之七。这同社会的需要,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为了把市场尽可能搞得丰富多彩,使商品供应同社会购买力之间趋于缓和,我们要大抓增产节约,努力增产,以节约求增产,增产市场需要、生产有能力的产品,加上组织各地利用地方资源,力争轻工业的增长速度达到百分之十。
(三)工商矛盾问题。自去年九月份以来,部分轻工业品市场供应有所缓和。但是,总的说来,轻工业品特别是一些主要轻工业品和农村需要的一些低档产品,仍然不能满足需要。但商业收购却大幅度减少,致使一些企业减产或停产。轻工业历来第四季度生产大幅度上升,而去年九、十、十一月份总产值都低于上半年平均月产水平,十二月份也仅比上半年平均月产水平高百分之一点二。
今年商业进货也少,对今年的生产发展影响很大。由商业收购的国家计划和部管计划产品七十多种中,商业要货低于生产计划的达三十九种之多。上海手工业局反映,今年商业提出的收购量比上年减少百分之十二。西南、西北地区,商业减少收购的幅度更大,有的达百分之三、四十。 甘肃省因商业收购下降,将有五十个厂停产,三百个厂开工不足。这种情况如不及早扭转,势必造成上半年生产能力放空,下半年市场供应紧张,那时再要增产也来不及了。我们建议:(1)属于计划产品,商业要按计划按时收购;(2)属于选购产品,剩余部分允许工业自销;(3)属于商业供料的产品,如酒、五金制品、服装鞋帽、糖果糕点等,应按工业生产计划及时供足原材料;(4)属于新产品试销,应允许工业自行展销或由商业代销,(5)轻工业自产自用的产品,属于在一个省、市、自治区范围的,在国家统一计划下,可以实行内部调拨,简化商业环节。
(四)体制改革问题。代表们一致拥护中央两个会议提出对现行的计划、物资、财政、工业管理等体制进行改革。体制不改革,想转到现代化建设上来也没法转,速度也上不去。体制改革既要积极又要慎重是对的,但不要什么都等到明年再动,有些改革现在就可以试着干起来。代表们要求尽快扩大基层企业的自主权。建议造纸、食糖、塑料等三个行业进行企业利润留成的试点工作,把企业经营的好坏同职工的利益密切结合起来。代表们还反映,物资供应计划必须与生产计划衔接好,作好综合平衡,不留缺口,否则还是口头上的“不挤不让”,思想上的“可挤可让”,行动上的“又挤又让”。
(五)落实轻工业集体经济政策问题。许多地方反映,在贯彻国务院一九七七年六十六号文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建议:对轻工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同全民所有制企业,在政治上应一视同仁,在经济上要参照同行业同工种的国营企业实行同工同酬;各地在组织专业化协作中,不要挤抻日用工业品的民族特需用品的生产,切实注意保持生产队伍和管理机构的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