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多地震地区建立区域性的地震研究所,承担大区域的地震科学研究,并负责提出本区域震情趋势性意见。区域性地震研究所依托所在省地震局的力量建立,实行国家地震局和所在省革命委员会双重领导,以国家地震局为主。
(三)京津唐地区地震预测预报工作由国家地震局集中统一管理。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工作管理机构要根据多震区、少震区的不同情况确定人员编制。要精兵简政,减少行政管理人员,充实科研业务人员。国家地震局负责制订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办、队)和直属单位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劳动指标。
(五)鉴于地震工作的专业性强,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长、副局长(地震办公室主任)的调动、任免,请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事先同国家地震局党组协商,力求保持地震系统领导骨干的稳定。
四、为保证实现地震战线工作中心的转移,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党的领导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地震战线工作中心顺利转移的根本保证。地震战线各级党组织都要紧密围绕实现地震科学技术现代化来开展工作,把政治思想工作落实到业务上去。衡量一个单位党的工作如何,就是看在地震预报、科研、观测和生产等各项业务工作是否取得了切实的成就,是否出了成果出了人才,是否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贡献。
当前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建设。地震战线各级领导班子大多数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但有相当数量的领导班子不健全,许多领导班子中科技人员太少,希望各单位都要培养选拔一批优秀的科学技术人员充实和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在各级领导班子中逐步做到科技人员大体占三分之一左右。
(二)面和地震队伍的思想实际,认真做好政治思想工作。会议指出,地震工作是关系亿万人民安危,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努力做好地震预测预报工作,是敬爱的周总理的遗愿,是党和人民对地震战线的殷切期望。各级地震工作部门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大家热爱地震事业,团结一致,勇挑重担,为我国地震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三)要继续落实好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会议认为,要实现地震科学技术现代化,关键是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科技人员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他们同干部、工人一样,是党在地震工作部门的依靠力量。在学术问题上必须实行百家争鸣的方针,要造成一种科学民主的风气。由于水平不高而在地震预报上出现偏差,只要不是玩忽职守,不追究个人责任。要鼓励他们总结经验,增加信心,搞好工作。要逐步改善科学技术人员的工作条件,保证他们有六分之五的时间从事业务工作。要结合地震战线的实际情况,建立各项奖励制度。执行科技人员的考核、提职和晋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