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03年国际型优质烟叶生产示范和试验点安排
根据国际型优质烟叶三年试验开发的总体情况,经与有关单位磋商,2003年国际型优质烟叶生产安排云南、贵州、福建、湖南、湖北、江西、安徽7省13个点,其中云南文山与上海烟厂、罗平与广州二厂、福建邵武与芜湖烟厂、湖南浏阳与长沙烟厂合办4个示范点。技术依托单位为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郑州烟草研究院、青州烟草所和云南烟草研究院农业所。详细安排见下表。
三、技术路线和主要技术措施国际型优质烟叶生产要集成国内外先进实用技术,全面普及运用国家局(总公司)要求的“四项技术”,推行烟农户籍化管理,加强生产收购的组织和管理,提高技术普及到位率,按照规范化、标准化要求落实好每一项工作和技术措施。
1、田块的选择与规划
要选择最适宜、适宜地区的田(地),高原地区海拔1350-1500米,山区海拔800-1100;所选烟地要有排灌条件;土壤质地不得过于粘重;土壤PH值5.5-6.5,偏酸的土壤要通过施用石灰或白云石粉调节PH值;各试验示范点要对农户登记造册,建立农户档案,实行户籍化管理。
2、种植品种
要根据客户需求选用全国审定通过的优良品种,要做到一乡一品,单收、单存、单调,便于卷烟厂配方使用。
3、培育无病虫壮苗
试验示范点要全部采用漂浮育苗方式或托盘育苗方式,不得再使用传统育苗方式。各地要有明确的壮苗标准,也可参考正在报审的集约化育苗技术规程(行业标准)。
4、大田准备与移栽
要早整地起垄,多雨地区要起高垄、大垄,易出现旱情地区起蝶形垄。要搞好排灌设施,必须做到雨后田干,沟无明水,干旱时能及时灌溉。要全面实行单垄移栽,合理栽植密度,田烟120×50厘米(不少于1100株),地烟110×50厘米或120×45厘米(不少于1200株)。同一试验示范点要集中统一移栽,选用均匀整齐一致的壮苗,保证田间烟叶生长发育的整齐度。
5、经济合理施肥
要全面运用平衡施肥技术。要按每200亩烟田(地)取一个土样,对土壤养分进行全面检测分析,并结合当地烟叶营养诊断情况有针对性提出施肥方案(品种、施肥量和施肥比例)。施肥方案要简单易行,便于农民掌握和操作。施用饼肥要充分腐熟,其中含氮量要计算进入施肥总量中,且不得超过总施氮量的20%。饼肥作基肥一次性施用。严禁植烟土壤当季使用未发酵的农家肥。施肥方法要基肥与追肥相结合,推广使用采用定株定量定位施肥方法;硝态氮与氨态氮相结合,总施氮量中硝态氮以50%左右为宜,追肥全部使用硝态氮。追肥要在移栽后3周完成,后期脱肥的烟田可再次追肥或根外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