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适宜田块。土壤质地以砂壤或轻壤为宜;pH值6.0左右;地形相对平整,土层较厚;有农田水利设施,排灌方便;面积1000亩左右。PH值小于5.0时,必须用白云石粉或石灰调整。
2、基地烟农。基地烟农要诚实守信,有固定劳力,严格执行技术方案;烟农有充分的土地参与轮作,种烟面积不低于4亩,有标准化烤房且数量足;实行烟农户籍化管理,帮助烟农建立施肥档案和生产档案。
3、品种。使用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优良品种。
4、育苗技术。采用集约化托盘或漂浮育苗技术,培育高茎无病壮苗,苗龄60天左右。
5、栽培规格。合理栽植密度,田烟120×50cm(不少于1100株),地烟110×50cm或120×45cm(不少于1200株)。
6、施肥技术:
(1)合理的养分用量及配比。要根据田块土壤测试结果,充分考虑土壤养分动态供应特点和以往烟叶烟碱含量等质量评价结果,确定合理的氮素用量和氮磷钾配比。
(2)肥料及养分形态。总施氮量中硝态氮以50%左右为宜,追肥使用硝酸钾,磷肥全部做基肥使用。杜绝施用厩肥和土杂肥,饼肥只在土壤有机质、速效氮较低且质地偏轻时推荐使用,施用前必须统一充分发酵,含氮不超过总施氮量的20%。
(3)基肥、追肥比例及施用时间。基肥、追肥中氮素比例一般为7:3或根据试验结果确定;基肥(化肥氮+必要的有机氮)在移栽前一次性施入,追肥一般在移栽后3周内施入。
(4)基肥、追肥施肥方法。基肥一般采取双条施肥、定株定量定位圈施或双层施肥方法;追肥一般在烟株两侧浇施;施肥位置一般在烟株周围15厘米左右,施肥深度宜在15厘米左右。
7、烟田灌排水技术。移栽水要浇足,还苗后要适当控水促根,旺长水要充分,成熟期要保证适宜土壤水分含量,后期多雨地区要保证烟田排水畅通。
8、打顶时间及高度。50%中心花开放时打顶,株高1.1米左右;留叶数18-22片,平均20片左右。
9、成熟采收。下部叶适时采收,中部叶成熟采收,顶部4至6片一次采收。下部叶采收后,停7-10天采中部叶,中部叶采收后停10-15天采收上二棚叶。大田生长期保证在120-140天,实行“准采证”制度。
10、科学烘烤。要使用标准化烤房,采用三段式烘烤工艺,使用温湿度计和烘烤技术挂图,重视湿球温度。
11、分级和收购。参考国家局认定的国际型烤烟实物样品进行分级,注重烟叶成熟度,提高等级纯度,实行单收单调.
12、搞好技术培训。各个生产环节,认真组织烟农、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具体工作由技术执行小组负责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