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安全标准遵守不严。个别地方为了控制水果生产季节,增加结果数量,普遍使用乙烯利、杀梢促花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同时,由于热带水果采收不易保存,采用保鲜防腐剂不当,致使热带水果中的生长调节剂、保鲜防腐剂残留超标准,造成潜在危害。
产地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对热带作物生产环境的自身污染和外来污染难以做到严格控制,包括长期单施或过量施用化肥而破坏土壤结构,在施用过高毒、剧毒、高残留农药的土地上种植作物,工业“三废”和其它污染源增加等现象日益严重,导致有害物质在土壤中不断积累,通过植物吸收转移到农产品当中,加重热带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质量安全监测体系不完善。热带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体系建设滞后,现有的检测机构以及相应的仪器设备人员都难以满足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的需要,设备简陋,手段落后,经费不足,检测方法不配套,检测时效性差等问题普遍存在,许多农业环保监测站和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机构难以正常履行质监职责。
缺乏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由于农产品的流通、销售、质量监督管理等环节归属不同的部门管理,造成职能交叉管理盲区,标准、监测、认证、执法等体系建设不健全+缺乏有效监测机制,多数热带农产品在未经质量安全检验便流入市场,因而不能够保证最终消费者的消费安全。
热带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存在的上述问题,充分说明了全面解决我国热带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长期性和艰巨性。随着我国加入WTO,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进入新阶段,提高我国热带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城乡居民消费安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各级热带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提高对热带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统一思想,转变职能,把热带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作为一项紧迫、重大任务,采取有效措施,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热带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和重点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热带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提高热带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建设安全标准化生产基地,健全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努力实现热带农产品生产无公害化,满足市场需要,确保消费安全,增加职工收入,全面提高热带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工作目标是: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基本解决热带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几个突出问题:反季节蔬菜产品主要存的高毒有机磷类农药残留问题;茶叶主要存在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问题;热带水果主要存在的农药残留和保鲜防腐剂不合格问题;其他热带农产品主要存在的生长调节剂农药生长激素滥用问题。
(二)热带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