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销售价格明显下降,销售收入和税前利润近期出现明显下降趋势。
被调查企业加权平均销售价格1997-2001年分别为3527元/吨、2827元/吨、2961元/吨、3364元/吨和2887元/吨,1998-2001年销售价格分别比上年下降19.85%、上升4.74%、上升13.62%和下降14.18%,2001年比1997年下降18.14%,年均下降4.88%,下降幅度十分明显。
被调查企业销售收入1997-2001年分别为8382728385元、10749535404元、13073474165元、16077037070元和14591758376元,1998-2001年销售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28.23%、增长21.62%、增长22.97%和下降9.24%。2001年销售收入开始出现明显下降趋势。
被调查企业税前利润1997-2001年分别为630382396元、160679653元、1146083326元、1717042060元和842816813元。1998-2001年税前利润分别比上年下降74.51%、上升613.72%、上升49.82%和下降50.91%,2001年税前利润呈大幅下降趋势。
被调查企业单位产品税前利润1997-2001年分别为265元/吨、42元/吨、260元/吨、359元/吨和167元/吨,1998-2001年单位产品税前利润分别比上年下降84.07%、上升514.31%、上升38.42%、下降53.58%,2001年单位产品税前利润呈明显下降趋势。
4.就业人数在近期降幅较大,人均工资和劳动生产率上升。
被调查企业就业总人数1997-2001年分别为8878人、9020人、9305人、9077人和8344人,1998-2001年就业人数分别比上年上升1.60%、上升3.16%、下降2.45%和下降8.07%,2001年比1997年下降6.02%,年均下降1.54%。2001年下降幅度较大。
被调查企业人均工资1997-2001年分别为16490元、18247元、22085元、26560元和31472元,2001年比1997年增长90.85%,年均增长17.54%,人均工资呈上升趋势。
被调查企业劳动生产率1997-2001年分别为513吨/人、529吨/人、647吨/人、676吨/人和792吨/人,呈上升趋势。2001年比1997年上升54.42%,年均上升11.48%,劳动生产率逐年上升。
(四)中国国内冷轧普薄板产业受到了严重损害。
1997-2001年,国内冷轧普薄板产业生产能力、产量增长不足,销售量增长趋缓,开工率不足,市场份额变化不大,尤其是调查期内被调查企业销售价格明显下降,销售收入、税前利润和就业人数在后期呈明显下降趋势,人均工资和劳动生产率上升。国家经贸委认定,中国国内冷轧普薄板产业受到了严重损害,且在近期表现更为明显。
(五)被调查产品中的镀锡板(又称马口铁)基板、汽车冲压结构件用部分超深冲冷轧普薄板、轿车覆盖件、商用车边板用部分超深冲冷轧普薄板没有对中国国内产业造成损害。
1.进口镀锡板基板属于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口税则中税则号72091800项下的被调查产品。镀锡板基板是生产镀锡板所使用的钢材原料。镀锡板基板被制成镀锡板产品后,主要用于罐头、饮料罐、食品及电子产品等金属包装材料。
国家经贸委调查认定,中国国内镀锡板基板生产企业包括申请人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其所生产的镀锡板基板仅用于自身生产镀锡板之用,并不对外销售。因此进口镀锡板基板与中国国内生产的镀锡板基板分属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并不存在直接竞争,进口镀锡板基板没有对中国国内镀锡板基板产业造成严重损害。
2.国家经贸委调查认定,在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口税则中税则号72091600、72091700项下汽车冲压结构件用部分超深冲冷轧普薄板,由于国内产业不能完全满足需求,该类进口产品没有对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
3.国家经贸委调查认定,在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口税则中税则号72092700项下轿车覆盖件、商用车边板用部分超深冲冷轧普薄板,由于国内产业不能完全满足需求,该类进口产品没有对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
国家经贸委认定,由于进口镀锡板基板、汽车冲压结构件用部分超深冲冷轧普薄板、轿车覆盖件、商用车边板用部分超深冲冷轧普薄板与中国国内生产的同类产品并不存在直接竞争关系,上述产品没有对中国国内相关产业造成严重损害。
三、进口与严重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
(一)进口增长是造成国内产业严重损害的重要原因。
调查表明被调查产品的进口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进口产品市场份额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与之相对应,国内冷轧普薄板产业主要指标出现恶化趋势,尤其在近期表现更加明显。国家经贸委据此认为,冷轧普薄板进口量的增长对生产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产业造成了严重损害,进口增长与严重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二)国内产业损害并非由于以下原因造成:
1.国内需求的影响。1997-2001年,冷轧普薄板的国内表观消费量增长较快,2001年比1997年增长65.25%。国内表观消费量的快速增长对国内产业状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表观消费量的变化不是造成国内产业损害的原因。
2.国内产业经营情况的变化。1997-2001年,中国国内冷轧普薄板生产企业不断加强企业管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一直呈上升趋势。2001年比1997年上升54.42%,年均上升11.48%。这些因素表明,国内产业经营情况的变化对国内产业的影响是正面的,不是造成国内产业损害的原因。
3.技术进步的影响。1997-2001年,中国钢铁工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技术改造,冷轧普薄板的生产装备和生产工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与进口产品在性能和质量上相似,中国国内产业所受损害并非由于企业缺乏竞争力和本身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造成的。
4.国内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出口的影响。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海关的统计数据,在1997-2001年的五年中,除1997年外,1998-2001年中国国内冷轧普薄板的出口数量占被调查企业总销售量的比例均在6%以下,由于出口量很小,出口不会对国内产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三)其他因素分析。
国家经贸委认为,国内冷轧普薄板生产能力、产量的增长一定程度上导致国内冷轧普薄板供应量的扩大,客观上对国内产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由于国内表观消费量的增长远高于国内产业生产能力和产量的增长幅度,生产能力和产量的增长对国内产业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大。综合分析,冷轧普薄板进口量的大量增长是造成国内产业损害的重要原因。
根据上述分析,国家经贸委认定,被调查产品进口的增长与国内产业的严重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四、裁定
(一)根据上述事实、证据及分析,国家经贸委最终裁定,被调查产品进口的增长造成了国内产业的严重损害,进口增长与严重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二)税则号72091800项下的用于镀锡板生产的进口镀锡板基板、税则号72091600、72091700项下的汽车冲压结构件用部分超深冲冷轧普薄板、税则号72092700项下轿车覆盖件、商用车边板用部分超深冲冷轧普薄板没有对中国国内相关产业造成严重损害。进口上述产品时,不应被采取保障措施。
产品三彩涂板(带)(产品序号6)
一、被调查产品、国内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与国内产业
被调查产品彩涂板(带)是进口至中国的冷轧碳素薄钢板或冷轧碳素镀锌薄钢板经包覆或涂层后的产品,主要包括涂漆或涂塑两类。
被调查产品在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口税则中的税则号是72107000、72124000。
彩涂板(带)的生产工艺分辊涂工艺及复膜工艺两种,工艺段装备不相同,入口段及出口段设备基本类似。辊涂的主要生产过程是将镀锌板或冷轧板经清洗和化学预处理后,用辊子涂上液态涂料,加温固化干燥、冷却,一般要涂两次,加温固化干燥两次。复膜彩涂板则是在冷轧板预处理后,涂热固粘结剂,经复塑胶膜压平冷却而成。辊涂产品主要都用于建筑业、轻工及部分家电业,复膜板主要用于家电及装饰用。中国国内生产的彩涂板(带)与被调查产品在物理特性、化学性能上没有区别,生产工艺相似,产品用途基本相同,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在销售特点、海关税则分类等方面也相类似。因此,国家经贸委认定中国国内生产的彩涂板(带)与被调查产品属于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
国家经贸委对中国国内生产彩涂板(带)的4户钢铁企业进行了调查,被调查企业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主要部分,能够代表国内产业。
二、产业损害及损害程度
(一)进口情况。
1997-2001年五年间,中国彩涂板(带)进口量分别为51506吨、113126吨、297376吨、492352吨和716699吨。1998-2001年进口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19.64%、162.87%、65.57%和45.57%。2001年进口量比1997年增长1291.48%,年均增长93.14%,2002年1季度比2001年4季度增长37.30%。进口数量呈逐年大幅上升趋势。
(二)进口产品市场份额。
1997-2001年五年间,进口彩涂板(带)在中国国内市场份额分别为22.74%、31.31%、48.23%、55.64%和46.52%。2001年比1997年增加23.78个百分点,年均增加5.95个百分点,进口产品市场份额大幅提高,2001年虽比上年略有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三)国内产业指标。
1.生产能力、产量、销售量增长不足,开工率不足。
被调查企业总生产能力1997-2001年分别为353688吨、463688吨、463688吨、483688吨和482896吨,1998-2001年生产能力分别比上年增长31.10%、0、增长4.31%和下降0.16%,2001年生产能力比1997年增长36.53%,年均增长8.10%,除1998年生产能力有较大增长外,其余年份均基本未变。1997-2001年的年平均增长幅度明显低于全国表观消费量61.49%的平均增长幅度。
被调查企业总产量1997-2001年分别为176264吨、201013吨、272412吨、379527吨和422153吨,1998-2001年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4.04%、35.52%、39.32%和11.23%。2001年产量比1997年增长139.50%,年均增长24.40%,也明显低于全国表观消费量65.32%的增长幅度,尤其是2001年增长速度明显趋缓。
被调查企业销售量1997-2001年分别为155523吨、363966吨、273023吨、360627吨和426938吨,1998-2001年销售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34.03%、下降24.99%、增长32.09%和增长18.39%,2001年销售量比1997年增长174.52%,年均增长28.72%,销售量增长幅度明显低于表观消费量的增长幅度。
被调查企业开工率1997-2001年分别为49.84%、43.35%、58.75%、78.47%和87.42%,调查期内前期开工率一直较低,后期开工率有所上升。
2.市场份额逐年大幅下降。
被调查企业彩涂板(带)的市场份额1997-2001年分别为68.67%、54.34%、44.28%、39.85%和27.70%,市场份额逐年下降,降幅较大。
3.销售价格明显下降,销售收入增长趋缓,税前利润近期出现明显下降趋势。
被调查企业彩涂板(带)加权平均销售价格1997-2001年分别为6320元/吨、5831元/吨、5568元/吨、5389元/吨和4756元/吨,1998-2001年销售价格分别比上年下降7.75%、4.51%、3.20%和11.76%,2001年比1997年下降24.76%,年均下降6.86%,下降幅度十分明显且呈逐年下降趋势。
被调查企业销售收入1997-2001年分别为982941226元、2122174232元、1520148880元、1943574078元和2030342910元,1998-2001年销售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15.90%、下降28.37%、增长27.85%和增长4.46%。2001年销售收入增长趋缓。
被调查企业税前利润1997-2001年分别为-21851981元、49621608元、152792229元、332788795和158671582元。1998-2001年税前利润分别比上年上升327.08%、上升207.91%、上升117.80%和下降52.32%,2001年呈明显下降趋势。
被调查企业单位产品税前利润1997-2001年分别为-141元/吨、136元/吨、560元/吨、923元/吨和372元/吨,2001年呈明显下降趋势。
4.就业人数有一定增长,人均工资和劳动生产率上升。
被调查企业就业总人数1997-2001年分别为411人、591人、636人、598人和674人,1998-2001年就业人数分别比上年上升43.73%、上升7.58%、下降5.91%、上升12.71%,2001年比1997年上升63.98%,年均上升13.16%。2001年下降幅度较大。
被调查企业人均工资1997-2001年分别为24186元、27426元、30721元、33042元和41785元,呈上升趋势。
被调查企业劳动生产率1997-2001年分别为438吨/人、485吨/人、481吨/人、662吨/人和680吨/人,呈上升趋势。2001年比1997年上升55.51%,年均上升11.67%。
(四)中国国内彩涂板(带)产业受到了严重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