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部分进口钢铁产品保障措施产业损害调查的终裁决定

  被调查企业总产量1997-2001年分别为9825500吨、10761798吨、12085760吨、12621055吨和14286695吨,1998-2001年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9.53%、12.30%、4.43%和13.20%。产量有所增长,但低于表观消费量的增长。
  被调查企业开工率1997-2001年分别为82.37%、88.73%、91.00%、85.64%和85.52%,开工率变化不大。
  2.销售量增长不足,市场份额略有下降。
  被调查企业销售量1997-2001年分别为10559567吨、11283778吨、12685476吨、13288627吨和14554025吨,1998-2001年销售量分别比上年增长6.86%、12.42%、4.75%和9.52%。2001年比1997年增长37.83%,年均增长8.35%,低于表观消费量的增长,销售量增长不足。
  被调查企业普盘条的市场份额1997-2001年分别为50.78%、49.15%、47.77%、49.78%和49.20%。2001年比1997年下降1.58个百分点,年均下降0.39个百分点。
  3.销售价格明显下降,销售收入增长不足,税前利润和单位产品税前利润近期下降明显。
  被调查企业销售价格1997-2001年分别为2092元/吨、1942元/吨、1819元/吨、1885元/吨和1870元/吨,1998-2001年销售价格分别比上年下降7.17%、下降6.32%、上升3.62%和下降0.82%,2001年比1997年下降10.62%,年均下降2.77%。
  被调查企业销售收入1997-2001年分别为22089302345元、21912924246元、23077219484元、25050209327元和27211486804元,1998-2001年销售收入分别比上年下降0.80%、增长5.31%、增长8.55%和增长8.63%。2001年比1997年增长23.19%,年均增长5.35%,低于表观消费量的增长,销售收入增长不足。
  被调查企业税前利润1997-2001年分别为910450800元、250480066元、297076275元、983966170元和823334428元。1998-2001年税前利润分别比上年下降72.49%、上升18.60%、上升231.22%和下降16.32%。2001比1997年下降9.57%,年均下降2.39%。税前利润下降明显。
  被调查企业单位产品税前利润1997-2001年分别为86元/吨、22元/吨、23元/吨、74元/吨和57元/吨。2001年比1997年下降34.39%,年均下降8.60%。单位产品税前利润下降明显。
  4.就业人数降幅较大,人均工资和劳动生产率上升。
  被调查企业就业总人数1997-2001年分别是24672人、22848人、21578人、20431人和19301人,1998-2001年就业人数分别比上年下降7.39%、5.56%、5.32%和5.53%,2001年比1997年下降21.77%,年均下降5.95%。
  被调查企业人均工资1997-2001年分别为12281元、12189元、14021元、16138元和18612元,1998-2001年人均工资分别比上年下降0.75%、增长15.03%、增长15.11%和增长15.33%,2001年比1997年增长51.51%,年均增长10.95%。
  被调查企业劳动生产率1997-2001年分别为686吨/人、726吨/人、879吨/人、835吨/人和903吨/人。2001年比1997年上升31.64%,年均上升7.11%。
  (四)中国国内普盘条产业受到了严重损害。
  从调查获取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997-2001年,国内普盘条产业生产能力有所增长、产量增长不足,开工率变化不大;销售量增长不足,市场份额略有下降;销售价格明显下降,销售收入增长不足,税前利润和单位产品税前利润近期下降明显;就业人数降幅较大,人均工资和劳动生产率上升。国家经贸委认定,中国国内普盘条产业受到了严重损害。
  三、进口与严重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
  调查表明进口普盘条产品在中国国内市场份额均在6%以下且呈下降趋势,1999、2000和2001年的市场份额更低于2%,进口普盘条产品不构成对国内产业的严重损害。因此国内产业的状况与被调查产品的进口没有因果关系。
  四、裁定
  根据上述事实、证据及分析结论,国家经贸委最终裁定,进口普盘条产品没有对中国国内普盘条产业造成严重损害。

产品十螺纹钢(产品序号15)

  一、被调查产品、国内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与国内产业
  被调查产品螺纹钢是进口至中国的由铁或非合金钢的材料经热轧或冷轧后在表面形成规则的凹痕、凸缘、槽沟等变形的条、杆。该产品除热轧或冷轧外,未经进一步加工。
  被调查产品螺纹钢在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口税则中的税则号是72142000。
  螺纹钢即带肋钢筋,分为热轧带肋钢筋和冷轧带肋钢筋。热轧钢筋的螺纹形状有人字形和螺旋形两种。热轧带肋钢筋的主要生产过程是钢坯加热轧制(部分产品采用轧后余热处理)、剪切、冷却精整、收集捆扎。轧制设备以小型型钢轧机为主,部分小规格产品由线材轧机生产;冷轧带肋钢筋的生产过程是用线材盘条作原料,经冷轧设备轧制而成。螺纹钢具有一定的强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性(延伸率)、焊接性能、冷弯性能以及与混凝土有较好的附着力等。螺纹钢主要用于公路、铁路、桥梁、水电、房屋、市政建设等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中国国内生产的螺纹钢与被调查产品在物理特性、化学性能上没有区别,生产工艺相似,产品用途基本相同,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在销售特点、海关税则分类等方面也相类似。因此,国家经贸委认定中国国内生产的螺纹钢与被调查产品属于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
  国家经贸委对中国国内生产螺纹钢的22户钢铁企业进行了调查,被调查企业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主要部分,能够代表国内产业。
  二、产业损害及损害程度
  (一)进口情况。
  1997-2001年五年间,中国螺纹钢进口量分别为1172464吨、1143601吨、580204吨、38436吨和54060吨。1998-2001年进口量分别比上年下降2.46%、下降49.27%、下降93.38%和增长40.65%。2001年进口产品进口量比1997年下降95.39%,年均下降53.66%。
  (二)进口产品市场份额。
  1997-2001年五年间,进口螺纹钢在中国国内的市场份额分别为6.64%、5.20%、2.32%、0.16%和0.15%,1998-2001年进口产品市场份额分别比上年下降1.43个百分点、2.88个百分点、2.17个百分点和0.01个百分点。2001年进口产品市场份额比1997年下降6.49个百分点,年均下降1.62个百分点。进口产品市场份额很小而且逐年下降。
  (三)国内产业指标。
  1997-2001年,被调查企业螺纹钢总生产能力共增长64.85%,年均增长13.31%;产量增长97.33%,年均增长18.52%;开工率增加13.59个百分点,年均增加3.40个百分点。销售量增长95.52%,年均增长18.25%;市场份额共下降3.16个百分点,年均降低0.79个百分点。销售价格下降9.30%,年均下降2.41%;销售收入增长77.34%,年均增长15.40%;税前利润上升443.98%,年均上升110.99%;单位产品税前利润上升178.22%,年均上升44.56%。就业人数下降2.09%,年均下降0.53%;人均工资增长39.60%,年均增长8.70%;劳动生产率上升95.04%,年均上升18.18%。
  三、裁定
  调查表明,螺纹钢的进口量下降明显,进口螺纹钢在中国国内市场上的份额总体在7%以下且呈逐年下降趋势;调查还表明,国内螺纹钢产业状况较好。据此,国家经贸委最终裁定,进口螺纹钢产品没有对中国国内螺纹钢产业造成严重损害。
  产品十一冷轧棒材(产品序号16)
  被调查产品冷轧棒材是进口至中国的由铁及非合金钢经冷加工而成的条、杆。
  被调查产品冷轧棒材在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口税则中的税则号是72151000、72155000、72159000。
  该产品的主要生产过程通常是将热轧棒材进行冷拔、剥皮及磨光等加工。该产品的强度和断面尺寸精度要求较高,是冷加工形成的产品,其断面形状为圆形、方形、扁形、六角形、八角形等;该产品同时也是制作机械零件的原材料。
  在本案调查过程中,申请人没有提供生产与被调查产品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产业的有关情况和相关数据,国家经贸委也没有搜集到生产与被调查产品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国内产业的有关情况和相关数据,因此国家经贸委决定终止对被调查产品冷轧棒材的调查。

产品十二H型钢(产品序号17)

  一、被调查产品、国内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与国内产业
  被调查产品H型钢是进口至中国的截面为H型、翼缘较宽且两个表面相互平行的型材。主要品种有碳素结构钢H型钢和低合金高强度钢H型钢,产品规格主要有窄翼缘、中翼缘、宽翼缘、腹板高57-1000毫米等。
  被调查产品H型钢在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口税则中的税则号是72161010、72163300。
  该产品的主要生产过程是:采用异型坯,加热,经万能轧机轧制、矫直、冷却、精整、收集、捆扎而成。该产品主要特点是:根据不同用途合理分配截面尺寸的高宽比,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优越的使用性能,侧向刚度大,抗弯能力强,翼缘宽且两表面互相平行,便于机械加工和安装,使钢结构的连接简单易行。以热轧H型钢为主的钢结构,其结构科学合理,塑性和柔韧性好,结构稳定性高,适用于承受振动和冲击载荷大的建筑结构,抗自然灾害能力强,特别适用于一些多地震发生带的建筑结构。
  该产品主要用途包括:民用建筑钢结构、高层钢结构建筑、工业构筑的钢结构承重支架、柱、管道支架、运输桥支架;矿井支架及高炉炉体框架、工业楼盖梁,地下工程的钢桩及支护结构。还用作深基坑工程护坡柱,石油化工及电力等工业设备支架,大跨度钢桥构件,机械设备制造、车辆及船舶制造、高架桥建造、抗震防火等临时建筑等以及海上石油平台。
  中国国内生产的H型钢与被调查产品在物理特性、化学性能上没有区别,生产工艺相似,产品用途基本相同,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在销售特点、海关税则分类等方面也相类似。因此,国家经贸委认定中国国内生产的H型钢与被调查产品属于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
  国家经贸委对中国国内生产H型钢的2户钢铁企业进行了调查,被调查企业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主要部分,能够代表国内产业。
  二、产业损害及损害程度
  (一)进口情况。
  1997-2001年五年间,中国H型钢进口量分别为53261吨、61593吨、77807吨、35097吨和37590吨。1998-2001年进口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5.64%、增长26.32%、下降54.89%和增长7.10%。2001年进口量比1997年下降29.42%,年均下降8.34%。
  (二)进口产品市场份额。
  1997-2001年五年间,进口H型钢在中国国内的市场份额分别为96.23%、78.64%、40.89%、10.50%和7.24%。2001年进口产品市场份额比1997年下降88.99个百分点,年均下降22.25个百分点,总体呈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较大。
  (三)国内产业指标。
  国家经贸委仅仅调查到2000和2001年度国内产业数据,未获得1997 1999年的国内H型钢产业指标。2001年与2000年相比,被调查企业总生产能力下降2.95%;产量增长46.72%;开工率增加26.67个百分点。销售量增长50.23%;市场份额增加19.49个百分点。销售价格下降9.65%;销售收入增长35.73%;税前利润下降37.44%;单位产品税前利润下降58.36%。就业人数上升20.37%;人均工资增长22.41%;劳动生产率上升62.25%。
  三、裁定
  调查表明,H型钢进口量总体呈下降趋势,2001年有所增长,进口H型钢的市场份额呈逐年下降趋势,2001年仅为7.24%;调查还表明,2001年国内H型钢产业价格、利润等指标虽比2000年有所下降,但其他指标较好。据此,国家经贸委最终裁定,进口H型钢产品没有对中国国内H型钢产业造成严重损害。

产品十三截面高≥80毫米槽钢(产品序号18)

  一、被调查产品、国内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与国内产业
  被调查产品截面高≥80毫米槽钢是进口至中国的由铁或非合金钢的热轧而成的断面为槽型(U型)且截面高在80毫米及以上的条材。
  被调查产品截面高≥80毫米槽钢在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口税则中的税则号是72163100。
  该产品的主要生产过程是:方坯加热后,经热轧,出现一系列孔型变化或轧辊配置变化,轧出槽型(U型)断面条材,经冷却、精整、收集、捆扎而成。
  中国国内生产的截面高≥80毫米槽钢与被调查产品在物理特性、化学性能上没有区别,生产工艺相似,产品用途基本相同,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在销售特点、海关税则分类等方面也相类似。因此,国家经贸委认定中国国内生产的截面高≥80毫米槽钢与被调查产品属于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