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部分进口钢铁产品保障措施产业损害调查的终裁决定

  国家经贸委对中国国内生产截面高≥80毫米槽钢的7户钢铁企业进行了调查,被调查企业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主要部分,能够代表国内产业。
  二、产业损害及损害程度
  (一)进口情况。
  1997-2001年五年间,中国截面高≥80毫米槽钢进口量分别为11303吨、9813吨、6641吨、10749吨和9763吨。1998-2001年进口量分别比上年下降13.19%、下降32.32%、增长61.86%和下降9.17%。2001年进口量比1997年下降13.62%,年均下降3.59%。
  (二)进口产品市场份额。
  1997-2001年五年间,进口截面高≥80毫米槽钢在中国国内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03%、0.59%、0.36%、0.59%和0.46%,总体呈下降趋势。1998-2001年进口产品市场份额分别比上年下降0.44个百分点、0.23个百分点、增加0.23个百分点、下降0.14个百分点。2001年进口产品市场份额比1997年下降0.58个百分点,年均下降0.14个百分点。进口产品市场份额维持在2%以下,且呈下降趋势。
  (三)国内产业指标。
  1997-2001年,被调查企业总生产能力共增长12.99%,年均增长3.10%;产量共增长76.63%,年均增长15.28%;开工率增加21.23个百分点,年均增加5.31个百分点。销售量增长126.39%,年均增长22.66%;市场份额增加4.71个百分点,年均增加1.18个百分点。销售价格下降6.52%,年均下降1.67%;销售收入增长111.63%,年均增长20.61%;税前利润上升1085.32%,年均上升271.33%;单位产品税前利润上升423.57%,年均上升105.89%。就业人数上升3.08%,年均上升0.76%;人均工资增长42.97%,年均增长9.35%;劳动生产率上升19.48%,年均上升4.55%。
  三、裁定
  调查表明,截面高≥80毫米槽钢进口量呈下降趋势,进口截面高≥80毫米槽钢在中国国内市场上的份额总体在2%以下且呈下降趋势;调查还表明,国内截面高≥80毫米槽钢产业状况较好。国家经贸委最终裁定,进口截面高≥80毫米槽钢产品没有对中国国内截面高≥80毫米槽钢产业造成严重损害。

产品十四截面高≥80毫米角钢(产品序号19)

  一、被调查产品、国内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与国内产业
  被调查产品截面高≥80毫米角钢是进口至中国由铁或非合金钢热轧成截面为直角形状且截面高在80毫米及以上的条材。
  被调查产品截面高≥80毫米角钢在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口税则中的税则号是72164010。
  该产品的主要生产工艺是:方坯加热后,经热轧,出现一系列孔型变化或轧辊配置变化,轧出角型断面条材,经冷却、精整、收集、捆扎而成。
  中国国内生产的截面高≥80毫米角钢与被调查产品在物理特性、化学性能上没有区别,生产工艺相似,产品用途基本相同,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在销售特点、海关税则分类等方面也相类似。因此,国家经贸委认定中国国内生产的截面高≥80毫米角钢与被调查产品属于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
  国家经贸委对中国国内生产截面高≥80毫米角钢的4户钢铁企业进行了调查,被调查企业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主要部分,能够代表国内产业。
  二、产业损害及损害程度
  (一)进口情况。
  1997-2001年五年间,中国截面高≥80毫米角钢进口量分别为21431吨、17913吨、12228吨、22143吨和29905吨。1998-2001年进口量分别比上年下降16.42%、下降31.74%、增长81.08%和35.06%。2001年比1997年增长39.54%,年均增长8.69%。
  (二)进口产品市场份额。
  1997-2001年五年间,进口截面高≥80毫米角钢在中国国内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74%、1.22%、0.77%、1.37%和1.36%,1998-2001年进口产品市场份额分别比上年下降0.52个百分点、下降0.45个百分点、增加0.60个百分点、下降0.01个百分点。2001年比1997年下降0.37个百分点,年均下降0.09个百分点。进口产品市场份额在2%以下,且呈下降趋势。
  (三)国内产业指标。
  1997-2001年,被调查企业总生产能力共增长17.85%,年均增长4.19%;产量增长147.82%,年均增长25.47%;开工率增加34.94个百分点,年均增加8.74个百分点。销售量增长160.42%,年均增长27.03%;市场份额增加8个百分点,年均增加2个百分点。销售价格下降4.50%,年均下降1.15%;销售收入增长148.69%,年均增长25.58%;税前利润上升398.40%,年均上升99.60%;单位产品税前利润上升214.59%,年均上升53.65%。就业人数下降11.20%,年均下降2.93%;人均工资增长54.62%,年均增长11.51%;劳动生产率上升297.97%,年均上升41.24%。
  三、裁定
  调查表明,截面高≥80毫米角钢的进口量有所增长,进口截面高≥80毫米角钢在中国国内市场上的份额总体在2%以下且呈下降趋势;调查还表明,国内截面高≥80毫米角钢产业状况较好。国家经贸委最终裁定,进口截面高≥80毫米角钢产品没有对中国国内截面高≥80毫米角钢产业造成严重损害。

产品十五其他普通型钢(产品序号20)

  一、被调查产品、国内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与国内产业
  被调查产品其他普通型钢是进口至中国的由其他铁或非合金钢热轧而成的角材、型材及异型材。
  被调查产品其他普通型钢在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口关税税则中的税则号是72165090。
  该产品的主要生产工艺是:方坯加热后,经热轧,出现一系列孔型变化或轧辊配置变化,轧出所需不同截面的条材,经冷却、精整、收集、捆扎而成。
  中国国内生产的其他普通型钢与被调查产品在物理特性、化学性能上没有区别,生产工艺相似,产品用途基本相同,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因此,国家经贸委认定中国国内生产的其他普通型钢与被调查产品属于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
  中国国内生产其他普通型钢的9户钢铁企业参加了调查。国家经贸委没有获得调查期内有关国内产业总产量、表观消费量等数据。
  二、产业损害及损害程度
  (一)进口情况。
  1997-2001年五年间,中国其他普通型钢进口量分别为39038吨、43432吨、33720吨、25452吨和27369吨。1998-2001年进口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1.26%、下降22.36%、下降24.52%和增长7.53%。2001年进口量比1997年下降29.89%,年均下降8.50%。
  (二)国内产业指标。
  1997-2001年,被调查企业其他普通型钢产品的总生产能力共增长28.59%,年均增长6.49%;产量共增长32.33%,年均增长7.25%;开工率共增加2.22个百分点,年均增加0.56个百分点。销售量共增长22.00%,年均增长5.10%;销售价格共下降2.73%,年均下降0.69%;销售收入共增长18.67%,年均增长4.37%;税前利润共上升239.29%,年均上升59.82%;单位产品税前利润共上升214.18%,年均上升53.54%。就业人数共上升2.36%,年均上升0.58%;人均工资共增长34.74%,年均增长7.74%;劳动生产率共上升75.76%,年均上升15.14%。
  三、裁定
  调查表明,其他普通型钢的进口量在调查期内总体呈下降趋势。国家经贸委没有获得调查期内国内产业总产量、表观消费量等综合数据,被调查的9户钢铁企业的有关数据显示其他普通型钢国内产业各项经济指标较好。据此,国家经贸委最终裁定,进口其他普通型钢产品没有对中国国内其他普通型钢产业造成严重损害。
  产品十六冷弯型钢(产品序号21)
  被调查产品冷弯型钢是进口至中国的采用热带卷或冷带卷做原料,经冷辊压成型的型材及异型材。
  被调查产品冷弯型钢在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口税则中的税则号是72166100、72166900、72169100、72169900。
  该产品的主要生产工艺是热轧卷或冷轧卷开卷后,在室温下经一系列辊压弯曲变形,剪切、收集捆扎而成。该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石油、化工、制冷、饮料、食品、纺织、印染、医疗、建筑、核电等领域。
  中国国内生产的冷弯型钢与被调查产品在物理特性、化学性能上没有区别,生产工艺相似,产品用途基本相同,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在销售特点、海关税则分类等方面也相类似。因此,国家经贸委认定中国国内生产的冷弯型钢与被调查产品属于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
  国家经贸委仅收到中国国内生产冷弯型钢的1户钢铁企业提供的信息,且该企业的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15%。国家经贸委认定该企业不能代表国内产业,因此,决定终止对被调查产品冷弯型钢的调查。
  产品十七石油天然气用管道管(产品序号22)
  被调查产品石油天然气用管道管是进口至中国的用于石油天然气输送的无缝钢管。
  被调查产品石油天然气用管道管在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口税则中的税则号是73041000。
  该产品的主要生产工艺是:管坯加热到1250℃以上,经穿孔、轧管、均整、定径等一系列热轧变形后,再经矫直、切管、水压试验,收集、捆轧而成。该产品主要用于石油天然气输送。
  在调查期间,虽然有国内生产者接受了调查,但国家经贸委经过审查认为其提供的材料不符合要求,没有采用。由于申请人没有提供生产与被调查产品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国内产业的有关情况和相关数据,国家经贸委也没有搜集到生产与被调查产品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国内产业的有关情况和相关数据,因此国家经贸委决定终止对被调查产品石油天然气用管道管的调查。

产品十八石油天然气用套、导及钻管(产品序号23)

  一、被调查产品、国内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与国内产业
  被调查产品石油天然气用套、导管是进口至中国的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用钢管产品,一般为螺纹连接的无缝钢管。该产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套管,二是油管(导管),其定义如下:套管是带螺纹的无缝钢管,起封隔油汽水层、加固油层和稳定井壁的作用。油管(导管)是下入套管中间的用螺纹连接的无缝钢管,是油气的唯一通道。
  被调查产品石油天然气用钻管是进口至中国的包括带接头和螺纹的钻杆产品,两端加厚的无缝管、母管,用于石油天然气井的钻探作业。
  石油天然气用套、导及钻管在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口税则中的税则号是73042100、73042900。
  中国国内生产的石油天然气用套、导及钻管与被调查产品在物理特性、化学性能上没有区别,生产工艺相似,产品用途基本相同,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在销售特点、海关税则分类等方面也相类似。因此,国家经贸委认定中国国内生产的石油天然气用套、导及钻管与被调查产品属于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
  国家经贸委对中国国内生产石油天然气用套、导及钻管的4户钢铁企业进行了调查,被调查企业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主要部分,能够代表国内产业。
  二、产业损害及损害程度
  (一)进口情况。
  1997-2001年五年间,中国石油天然气用套、导及钻管进口量分别为198561吨、316823吨、256215吨、273926吨和351432吨。1998-2001年进口量分别比上年增长59.56%、下降19.13%、增长6.91%和增长28.29%。2001年进口量比1997年增长76.99%,年均增长15.34%。
  (二)进口产品市场份额。
  1997-2001年五年间,进口石油天然气用套、导及钻管在中国国内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5.01%、33.69%、32.10%、27.14%和24.25%,1998-2001年市场份额分别比上年增加8.68个百分点、下降1.59个百分点、下降4.95个百分点和下降2.89个百分点。2001年市场份额比1997年下降0.76个百分点、年均下降0.19个百分点,1997-2001年呈总体下降趋势。
  (三)国内产业指标。
  1997-2001年,被调查企业总生产能力共增长40.28%,年均增长8.83%;产量共增长82.78%,年均增长16.27%;开工率共增加17.25个百分点,年均增加4.31个百分点。销售量共增长64.51%,年均增长13.25%;市场份额共下降7.89个百分点,年均下降1.97个百分点;销售价格共上升82.73%,年均上升16.27%;销售收入共增长60.97%,年均增长12.64%;税前利润共上升25.59%,年均上升6.40%;就业人数共上升10.80%、年均上升2.60%;人均工资共增长54.21%,年均增长11.44%;劳动生产率共上升28.73%,年均上升6.52%。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