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创新平台建设
1.充分吸纳各方面力量,建立和完善现代中药研究开发平台。开展中药筛选、药效评价、安全评价、临床评价、不良反应监测及中药材、中药饮片(包括配方颗粒)、中成药的生产技术、工艺和质量控制研究。
2.加强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药国家工程和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整体布局,建立种植、研究开发、生产有机配合、协调发展的中药产业基地,促进中药现代化的全面发展。
3加强中药研究开发支撑条件平台建设,改善中药研究开发实验条件,提高仪器设备装备水平和实验动物标准,加强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二) 标准化建设
1.加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研究,建立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及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全面提高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质量。加强常用中药化学对照品研究,建立国家中药标准物质库。
2.加强符合中药特点的科学、量化的中药质量控制技术研究「提高中成药、中药饮片(包括配方颗粒)、中药新药等的质量控制水平。 以中药注射剂为重点,逐步扩大指纹图谱等多种方法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3.大力推行和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和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规范中药研究、开发、生产和流通过程,“不断提高中药行业的标准化水平。”
(三) 基础理论研究。
1.加强多学科交叉配合,深入进行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理、方剂配伍规律等研究,积极开展中药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等的研究。
2.重视中医药基础理论的研究与创新,特别是与中药现代化发展密切相关的理论研究,如证候理论、组方理论、药性理论,探索其科学内涵,为中药现代化提供发展源泉。
(四) 中药产品创新
1.选择经过长期中医临床应用证明疗效确切、用药安全,具有特色的经方、验方,开发中药现代制剂产品。
2.在保证中药疗效的前提下,改进中药传统制剂,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发展疗效确切、质量可控、使用安全的中药新产品,全面提升中药产品质量。
3.根据国际市场需求,按照有关国家药品注册要求,进行针对性新药研究开发,实现在发达国家进行药品注册,促进我国中药进入发达国家药品主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