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国农业银行关于印发《中国农业银行经营目标责任制》及其说明的通知

  1.资金来源指标继续考核各项存款增长率和各项活期存款增长率。组织资金、不断扩大资金来源,始终是农业银行扩大业务、搞活经营、提高效益的关键环节,因此,对资金来源的考核,要继续坚持“总量增长、优化存款结构、降低资金成本”的指导思想。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资金市场的建立、融资渠道的元化、企业债券、股票大量发行的新形势下,考核存款总量和结构变化情况,对农业银行更具有现实的意文。近年来,我们实施了向低成本资金倾斜的政策,纠正了过去组织资金不讲核算,不计成本的错误思想和作法,但是成本资金增长速度慢、所占比重低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改变,因此,对组织低成本资金要继续实施倾斜政策和措施。
  2.资金运用指标继续考核资金运用率。这项指标是以农业银行资产与负债作比较,反映资金运用的程度,资金闲置越多,资金运用率就越低,反之,闲置资金越少,则资金运用率就越高。农业银行要提高经营效益,就必须加强资金运用的管理,不断提高资金运用率,充分发挥资金的效能。因此,要通过考核资金运用率,促使各行灵活融通资金,压缩内部资金占用,不断开拓新业务,把信贷资金用好、用活。
  3.信贷资产质量指标继续考核呆滞、呆账贷款占用率。此项指标的考核,有利于抓住提高贷款质量的重点,促进贷款质量进一步提高和减少银行信贷资产风险,提高农业银行经营效益。
  4.成本指标重点考核资金成本率。资金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农业银行经营效益,在考核资金来源、运用的同时,必须抓住资金成本这个影响效益的重要因素。从目前情况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存款不执行利率政策,往来资金不讲效益,高利率拆借资金等问题。因此,要通过考核资金成本率,把资金来源成本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政策规定的水平上。在成本指标中,各项存款付息率、综合费用率是资金成本率的补充。因此,取消了对各项存款付息率和综合费用率的考核。今后凡综合费用超支,总行根据财政部批复的决算进行处理。
  5.效益指标重点考核资金利润率。过去效益指标有各项贷款收息率、金融新业务利润增长率、人均创利额三项考核指标,这些指标不便于核定和考核,如人均创利额指标只要完成总行下达的增人计划和基数利润计划,就能完成这项指标,缺乏实际意义。因此,取消了这些指标,增设资金利润率指标进行考核,与其他五大指标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综合反映各行资金利润率情况,以便于行与行之间对比分析经营状况。
  调整后的经营效益指标已形成围绕资金、效益为主体的指标体系。为促进经营效益的提高,总行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各项经营效益指标按不同地区的水平核定下达。为保证各项指标的落实,各级行可从实际出发补充一些指标。
  三、建立激励机制,克服“平均主义大锅饭”思想。几年来,我们虽然对利益分配政策进行了调整,但利润激励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没有使各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经营积极性,经济效益不能得到明显提高;要改变农业银行经营困难局面,全面提高效益,就必须解决利益分配这个关键问题。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