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力加强农村广播影视事业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部署和《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5〕27号),把加强农村广播影视事业建设作为广播影视服务“三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要努力推动各级党委政府把农村广播影视事业建设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考核干部的内容,确保各项重点工程顺利实施。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巩固成果、扩大范围、提高质量、改善服务的要求,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以超常力度、超常措施推进新一轮村村通工作。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制定好“十一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规划;巩固完善已建村村通工程,推进20户以上广播电视“盲村”的村村通建设;大力提高广大农村的广播电视无线覆盖水平,加强中央和省级节目的无线覆盖;利用有线和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不断增加节目套数,提高村村通水平。同时,积极推动县对乡(镇)的广播电视垂直管理,落实机构和人员,保障维护经费,防止出现“返盲”,确保村村通、长期通。开好广播电视村村通现场会。
继续实施西新工程。做好西新工程第三阶段第二期项目的验收工作,编制“十一五”期间西新工程建设方案,着力进一步巩固、完善、提高西新工程建设成果,重点加强边境地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边境地区民族语言广播电视节目的译制制作能力。
紧紧围绕到2010年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一场电影的目标,继续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要加大投入,着力改善农村电影的基础设施条件,繁荣农村题材电影创作,突出发展流动和固定的数字化放映,积极推进农村电影体制机制改革,扩大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培育和发展新型农村电影发行放映主体,搞活农村电影市场。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实施要与农村综合文化站建设及远程教育工程、文化共享工程相结合。同时要开展全国农村电影改革发展试点工作,上半年召开动员会,年底争取取得阶段性成果。
五、加快推进广播影视数字化
按照“政府领导、广电实施、社会参与、群众认可、整体转换、市场运作”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各地实际,加大有线电视整体转换工作力度。尚未启动整体转换的试点单位和地区要抓紧启动整体转换,已经完成整体转换的要积极开展多种业务、拓展服务领域,推动有线数字电视全功能网的建设和应用。要积极发展数字付费电视、视频点播、交互电视、高清晰度电视等新业务,使之对有线电视数字化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要积极稳妥地推进网络整合,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手段,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使之有利于网络的数字化发展,有利于保障和推动广播电视特别是基层广播电视的发展。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和选择权,区别公益性服务和增值服务,严格把握政策界限,严格按程序举行价格听证,不可随意增加群众负担。要特别照顾好城市低收入家庭和弱势群体。
推进省级和地市级电台、电视台的数字化、网络化,着力构建内容资源管理和节目交换平台,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发展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等数字新媒体业务。积极开展数字音频广播试验。组织制定卫星直播电视、卫星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地面数字电视频率规划,为开展数字业务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