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协助公安部门做好打击车匪路霸工作。各地交通部门要积极与公安部门配合,,加强沟通,及时反映情况,并做好司乘人员的应急防范培训工作。
三、加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
(一)认真贯彻落实《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交运发[1993]1382号)、《汽车
危险货物运输规则》(JT3130—88)等有关规章和规定,监督运输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运输车辆和设备定期检测和维护制度、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和在岗人员定期培训制度、危险货物凭证运输制度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履行对运输车辆、驾驶人员的管理职责。
(二)严格执行危险货物运输资格许可制度。凡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单位,必须具备能保证安全运输的相应设施和设备,持有交通部门核发的加盖“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专用章”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和《道路运输证》。严禁个体运输业户和车辆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活动,暂停非营业性和一次性危险货物运输的审批。
(三)交通各地主管部门要对本辖区内从事营业性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的经营资质、车辆设备的技术状况和从业人员的业务知识等进行一次严格的审查。对不符合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企业及其车辆和从业人员,要坚决取消其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资格。
(四)货运站要建立危险货物储存专用仓库或实行危险货物与普通货物分区储存和专人保管的制度,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危险货物的贮存场所,对进出库危险货物实行严格的登记制度。
四、加强营运车辆技术管理
各地交通部门要督促运输企业建立健全并落实车辆技术管理制度,加强营运车辆的例保和维护,确保车辆技术状况完好。要进一步加强对营运车辆的综合技术性能定期检测,对凡不符合运输安全技术条件的营运车辆,要责成运输企业或经营业户立即送修或及时予以更新。
五、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人员培训
各地交通主管部门要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生产宣传活动,特别是要加强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宣传,要利用典型运输安全生产事故案例教育广大从业人员增强安全意识。要加强对运输企业经营者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安全管理水平。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不得上岗。
六、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