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条 各类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不少于72学时。
第二章 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
第七条 将原专业技术高级研讨班及中国科学院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项目合并,加大支持力度,建立“中国科学院学术研讨会”系列会议制度。院每年资助举办20期。
研讨会内容: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优先发展的学科领域和新兴、交叉学科以及高新技术领域重大项目中科学技术的热点、难点问题。
目的:拓展科学视野和科学思路,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加强国内外学者间的交流。
方式:研讨会可由一个单位举办或几个单位联合举办,名称统一为“中国科学院×××学术研讨会”(其中×××为学科专业名称),每会人数控制在50—100人,其中要吸引20—30名在国外著名科研机构、大学以及著名企业担任较高职位的海外留学人员参加。
经费资助:视规模给予每会5—7万元人民币资助,并资助部分与会海外留学人员单程国际旅费。
第八条 鼓励各单位执行国内学者访问进修项目。国内学者访问进修项目系指选派本单位青年科技骨干到院内其他单位或院外科研条件良好的研究机构或大学进行学术交流、短期进修或合作研究,促进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高科研水平。
经费资助:各单位执行国内学者访问进修项目的人员所需经费由本单位经费列支;院将重点支持西部地区的研究所执行国内学者访问进修项目,凡西部地区的研究所执行该项目的人员,可申请院资助,经批准后将获得每月1000元的生活补贴。
申报条件:大学本科毕业生应从事本专业工作2年以上,硕士研究生毕业应从事本专业工作1年以上;年龄在45岁以下。
访问期限:一般不超过6个月。
资助数量:每年30—40人。
第九条 举办博士生导师上岗培训班。为提高博士生导师教书育人的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博士生导师队伍,以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每年对新上岗的博士生导师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高等教育现状、心理学、研究生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的规章制度、优秀导师教书育人经验介绍等。各分院附则本地区博士生导师的上岗培训。
第十条 建立学术讲座制度。各单位要定期举办学术讲座,聘请国内外本专业或相关专业著名专家、学者或近期出国留学人员做学术报告,及时了解科技前沿的发展态势。同时院以“创新战略论坛”为重点,组织形式多样的各类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