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组织形式”:指登记企业单位的财产组织形式,如联营、股份制等。
凡全民所有制性质企业,本栏不填。
11、“主管范围”:按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批准的登记企业单位的主营范围填写。
12、“注册资金”:指投资者认缴或同意拨付并用于承担民事责任的资金数额。按登记企业单位最近一次企业法人登记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的注册资金填列。
以上第3项至第12项按总公司本部的相应内容填列,以下项目按总公司系统的汇总报表填列。
13、“利润总额”:指检查年度登记企业单位实现的利润总额,有定额补贴,按加上定额补贴后数额填列。经贸企业按会计决算08表“企业自负盈亏额”填列。
14、“资产总额”:指企业单位使用的全部财产。填列要求是:
(1)经贸企业:按年度汇总会计决算的01表中的资金占用方总计数额,或按资产负债表(合并表)的资产方数额填列。有待转已完专项借款工程支出的作扣除处理。
(2)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按资金活动情况表的来源方数填列。
15、“国有资产总额”:指企业单位中属于国家所有的各项资金之和。
(1)经贸企业:国有资产总额=固定基金+流动基金+专用拨款+更新改造基金+生产发展基金+后备基金+出口风险基金+专用资金备抵(扣除职工福利奖励部分)。
(2)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额=固定资产基金+拨入事业费+周转金+专项基金(或专用拨款)+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职工奖励基金。
16、“国有资本金总额”:按固定基金(扣除待转已完专项借款工程支出)、流动基金、更新改造基金、专项拨款之和填列。
(1)经贸企业:国有资本金=固定基金+流动基金+更新改造基金+专用拨款
(2)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国有资本金=固定资产基金+周转金+更新改造基金+设备购置专款
这里需要着重说明:在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使用的各种会计报表上是没有资本金概念。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现行的会计制度也将不断进行改革,我国也将逐步采用国际上通行的会计核算准则及办法,所以,使用资本金考核指标和科目是改革的方向。因此,在这次产权登记中,增加了“国有资产总额”和“国有资本金”两个指标,以便与将来的会计制度衔接。
17、“上年”:由企业单位按上年度检查产权登记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定”栏中相对应的“当年”栏目数额填列。由于今年是首次开展产权登记,所以,本栏一律空白。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