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抓住有利时机,在增强国合商业实力上狠下功夫。一是按照市场竞争要求和大市场、大流通的思路,按经济区域和商品自然流向,通过关、待、兼并、转,重建批发网络,使之得到加强和发展。要转换批发企业内部经营机制,调整经营结构和经营规模;切实转轨变型,通过参股、并、联合、联营等形式,搞批零兼营和批储零结合,有条件的还可组建商品配送中心,提倡批发兼办实业,向生产和服务两翼延伸。还要探索培育发展农副产品和工业品批发市场体系。二是切实加强商业流通设施建设。城市建设中,国家有关商业网点建设的政策,要进一步落实到位。商业网点技术改造,要力争列入当地技改计划中。要勇于负债经营,多方筹集资金,包括运用发行股票、债券等形式,增加商业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三是大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搞好经济核算和扭亏增盈工作,抓好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以高质量求高效益。四是开辟新领域,积极开发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并进一步搞好精、深加工,开发新的市场和新的流通渠道;依靠科学技术,有条件的还要引入高新技术,加快向生产领域渗透、延伸,开发新产品、名牌产品和拳头产品,并提高其档次,逐步占领市场;创造条件搞好房地产开发。开拓新的服务领域,特别是要根据群众消费水平的提高,搞好各种非商品性的服务经营。五是加强横向经济联合,发展商商、商工、商农、商贸之间的合作,建立跨地区、跨行业、多层次的企业集团。部属十多家公司,以及各地的公司,都可以创造条件,共同探讨组建企业集团,以提高国合商业组织化程度和发挥整体优势。六是搞好县级商业机构改革,组建县级商业、粮食总公司。供销合作社要积极争取县联社一个头统一纳税的办法,增强县级商业、粮食、供销社的经济实力。希望各地抓紧试点、总结,并创造条件尽快推开。七是努力贯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方针,抓好科技兴商、教育兴商,重视商业经济信息,增强商业发展后劲,提高现代化水平。
五、把培育、建设市场体系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建立有组织的、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规范化市场,是今后深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组织和参与市场的培育和建设,是国合商业在改革中的一项重要职责。市场建设要采取自上而下进行组织和协调。要按照综合与专业相结合、大中小型相结合、批零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形成各具不同类型的中央级市场和由各地组织的区域性市场、初级市场协调发展的合理布局。目前,我部已经成立了批发市场建设协调领导小组,重点是负责全国性批发市场的规划、指导、建设咨询等工作。各地也要加强对区域性市场的协调和领导。目前市场体系建设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在市场建设中,有的地方的国合商业被排除在外,这应引起各地的充分注意。因此,要充分利用自己在人才、资金、设备、渠道和规模经营等方面的优势,组织或者至少参与、介入市场的建设和经营,在这块新的阵地中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里,要加快粮油、猪肉、蔬菜、水果、羊毛等农副产品、副食品和工业品综合性、专业性批发市场的建设。批发市场建设,条件许可时,可与现有的储运企业联合、联营,逐步发展成为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于一体的商品物流中心,以避免重复建设,减少投资。要根据公开交易、平等竞争的原则,健全交易规则,强化服务功能,实行规范化经营和管理。还要在区域性市场发育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本地市场与全国市场的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