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劳动部关于部分试点企业探索改变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的意见

  上述企业的探索具有以下特点:
  (一)这些企业都是一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走在前面的企业,他们进行的国家和企业关系的探索是很有意义的。
  (二)上海第二纺织机械厂实行“两个低于”是在对企业工资收入加以规范化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即企业现在发的奖金,实物,各种补贴统统进工资基数,实行工资化、货币化、进成本,堵塞各种工资外收入渠道,这是符合分配制度改革方向的。
  (三)上述企业分配自主权的进一步扩大,是在对企业确保国家财政收入,国有资产保值增殖和确保企业生产发展后劲做了明确规定以后提出来的,是建立在提高经济效益基础上的。
  (四)取消对企业法人的工资性税收,改进和完善对个人收入的宏观调节办法,建立个人收入统计、申报和税收调节制度,强化对个人收入调节税的征管。规范了对消费基金的宏观调控。
  (五)股份制的试行成为监督企业管理的一种有效方式,有利于促进企业在工资发放上自我约束机制的建立。
  但是,也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思考:
  (一)工资总额的增长不超过经济效益的增长,实际平均工资的提高不超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下简称“两不超过”),是国家对全社会职工工资总额增长宏观调控的原则,如果直接用于每个具体的企业,需要那些条件?
  (二)“两不超过”如何量化?经济效益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它与现在改进的复合指标挂钩是什么关系?
  (三)企业实行“两不超过”后与地区、部门的工资总额管理是什么关系?
  (四)在目前工资总量调控机制还不健全,企业自我约束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的情况下,各级劳动工资部门如何对实行“两不超过”办法的企业实施有效的监督?
  三、对深化企业工资改革的意见
  企业工资改革的目标是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需要,逐步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工资运行机制和国家宏观调控、分级分类管理、企业自主分配的管理体制;国家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工资总量进行合理调控,使职工工资有计划按比例增长;企业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自主分配与自我约束相结合的体现按劳分配原则的分配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在积极探索新的工资改革形式和工资总量调控办法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是积极推进企业改革,转换和完善企业经营机制。对企业工资改革问题要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实事求是、大胆探索、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的原则。各级劳动部门要积极引导、深入企业、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探讨和解决改革试点中的实际问题。改革是前所未有的事业,既要突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老规定、老章法、老观念,也要注意防止改革流于形式、变相增加工资、互相攀比、急功近利等短期行为。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