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anyu shuiping kaoshi缩写为HSK)为测试母语非汉语者(包括外国人、华侨和中国少数民族人员)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国家级标准化考试。它是在语言学、教育测量学、汉语文教学以及语言测试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汉语的特点而设计的标准化考试。HSK以考察语言技能为主。促使学生全面提高实际运用汉语的能力,弥补现行《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大纲》中忽视培养语言能力的不足。
在民族学校推行中国汉语水平考试的目标是,从第二语言教学特点出发,改革教材及教法,在少数民族学校推行中国汉语水平考试,以汉语水平考试成绩代替少数民族学生高考汉语文成绩。为此,就有关事项具体要求如下:
一、考试的范围
中国汉语水平考试是为测试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国家级标准化考试。它适用于在中小学阶段使用本民族语文授课,将汉语文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
二、等级标准
《汉语水平证书》分为初等水平、中等水平和高等水平三种不同等级,HSK颁发9种不同等级的证书。凡是考试达到规定标准者,可获得相应等级的《汉语水平证书》。《汉语水平证书》的效力是作为升入高等学校入系学习专业课程的实际汉语水平证明,其有效期为两年(从考试当日算起)。作为汉语水平达到某种等级或免修相应级别汉语文课程的证明,《汉语水平证书》长期有效。
目前,民族中小学的汉语文总授课时数为1500个学时左右。根据汉语水平证书等级要求,接受过1500以上学时现代汉语正规教育的学习者可以达到中等水平的C级(6级)。根据我国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文的实际情况出发,获得6级为升入使用汉语文授课的文史类高等学校入系学习专业课程的合格标准;获得5级为升入使用汉语文授课的理工类高等学校入系学习专业课程的合格标准。
三、记分方法
现行《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暂行条例》规定,少数民族考生的“汉语文和少数民族语文的成绩分别按50%记入总分,但汉语文成绩必须达到及格水平,方能录取”。推行汉语水平考试后,以汉语水平考试成绩代替少数民族考生高考汉语文成绩。其成绩不记入总分,但必须获得相应等级的汉语水平证书,方能录取。为了在总分上达到平衡,将少数民族语文考试成绩按100%记入总分。预科招生的等级标准由有关省区自行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