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文化部关于深化高等艺术院校教学改革的若干原则意见

  要根据经济文化建设实际需要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实际,拓宽专业范围,拓宽的基点应放在专业的知识结构和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上。在保证专业基本功、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基本素质十分扎实的基础上,尽可能为学生拓宽专业周边相关的人文学科知识,提高其思维创造能力。
  不同门类的高等艺术院校要根据自身的特色,积极确定并建立好一批重点课程,并由此带动一批全国性重点专业、重点学科及相关的全国性重点科研项目和重点学术梯队的建设。要有计划地组建一批重点专业、重点学科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专业学科群体,逐步形成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优势互补,传统学科与交叉学科相互渗透的学科结构。通过上述改革从整体上改变高等艺术教育在学科、专业、课程设置结构上与经济文化建设需求不尽适应的局面。
  高等艺术院校确定重点学科的基本原则是:在学科发展方向上意义重大,具有特色和优势;有国内公认、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梯队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术队伍;教学科研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成绩突出;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和国内外学术交流基础。
  教育司将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全国高等艺术教育重点课程、重点专业、重点学科建设规划。

改革和更新教学内容,强化人才素质和适应能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改革是整个教学改革的重要基础性环节。面向21世纪,面向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对艺术高校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全面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加大力度深化教学内容改革,要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更加重视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强化素质、能力教育,力求在教学实践中把提高学生专业素质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心健康等的整体素质结合起来。
  改革和更新艺术教育、教学内容,首先要积极推进艺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内容改革和建设。要结合艺术院校特点,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传统美德教育。要把引导学生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教学的中心内容。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方针,增强针对性,用知识和事实进行教育,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努力提高“两课”的说服力和吸引力,使学生切实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其次,要积极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教学,这是高等艺术院校有别于其它普通高校的重点特点之一。要充分发挥《艺术概论》课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观点,使他们不断在学习与实践中逐步确立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马克思主义的艺术观。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