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材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

  与会代表围绕会议的主要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通过总结40多年来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课程、教材建设的经验、教训,分析公共课教育学课程开设的现状,进一步明确了公共课教育学的性质、地位、作用和任务,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会议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共识:
  (一)会议充分肯定了公共课教育学课程、教材建设取得的成果。
  大家认为,40多年来,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课程、教材建设从总体看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注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教育的阶级性是明确的。但是,也必须看到,在一个时期里,教育学和其他门类的社会学科一样,由于受国际“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的影响,在研究领域和教学实践中,或多或少地受到资产阶级自由化等错误思潮的影响和冲击。
  公共课教育学在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基本确立,教材建设逐步走上正轨并得到稳步发展。为适应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十年来,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课程方面开展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实验十分活跃,为教育学教材建设提供了实践基础。
  公共课教育学在完成培养目标中,对确立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教育基本规律和教学方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师范生在学校所学的教育基本规律、原理、原则和方法,在他们走上中小学教育岗位后,有的产生了直接的近期效应,有的经过一段实践和若干中介环节,产生了潜在的远期效应。
  (二)代表们认为当前公共课教育学课程、教材建设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
  在课程安排方面,公共课教育学的地位在实践中未解决,致使师范类学校的这门重要的专业课没有被放在应有的重要位置。课时安排少,教学条件差,缺乏必要的实验、测试手段和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教学实践环节比较薄弱。
  在教材方面,基本理论构架无重大突破,未能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理论脱离实际,既脱离各级各类师范院校教育对象的实际,又脱离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对幼儿教育、初等教育、特殊教育、普通中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在职进修教育特殊规律的揭示不够,特别是对我国基础教育重点和难点的农村教育研究不够,对我国历史上优秀教育遗产缺乏更深入、系统的总结和研究;教学内容反映时代特色不够,对十多年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改革,城市和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以及我国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相互渗透由此而形成新的教育体系等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缺乏广泛、深入地研究和总结,同时对当代国际上教育理论、教育经验也缺乏认真、深入地研究和评介;对教育学在内容、体系方面与相关学科(心理学、学科教学法、政治课等)的交叉、重复、渗透整体研究与协调不够,致使这门课程的科学性与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